第26章 他的告白(1 / 3)
公元755年正月,天元十四载,御史返京。
这宋御史到了钱塘,金陵府尹一案处理得甚是漂亮,杨绪被革了官职,那犯事儿的小舅子也在金陵斩首,百姓夹道相送。
若不是下了小雨,只怕人还要多。
城门口的马上,赵谨言披着蓑衣,远远望着烟雨蒙蒙中那个碧色的影,居然是盈姝。
她今日撑了一把碧漆纸伞,往城门口过来,如春日的第一抹绿,融了世间的冬。
城门口的城防营士兵,也都倚在马上看着佳人渐近,吹起了哨子。
有胆子大的,趁着御史的轿子还没起,驱马上前道:“哪家女郎,所寻何人?”
伞扬起,露出一张芙蓉媚面,那士兵痴在那儿,女郎轻声道:“长安裴家大郎裴知节,可能替我唤来?”
士兵吞了口唾沫,不舍的再看了一眼盈姝,心道人生的好看真占便宜,一个接一个的寻他,才朝那边唤道:“裴兄,又有女郎寻你呢!”
这下好了,所有人都朝盈姝望来,神色各异,无不贪婪。
盈姝放低了伞,挡住了那些打量的目光。
听了马蹄声,仰头,裴知节已经下了马,拉了她到城墙边。
“下着雨,你怎么来了?”语气有些责怪紧张。
“表哥启程,该来送的。”
“你不愿同我去长安,又何须相送?”裴知节埋怨道。
“表哥怪我?”
“有什么怪的,我拿你没办法。只是,我今日这样走了,他日你若来长安记得来寻我。”裴知节认真道。
“若有那日,必然上府中拜会姨母。”
裴知节笑道:“那便好。”
城门口,一群士兵看着不远处的两人都有些妒忌。
赵谨言身旁一个士兵酸道:“这姓裴的可真讨姑娘喜欢!昨晚来一个,今早又来一个!”
见赵谨言不理他,也知道赵谨言眼高于顶。
遂旁边的士兵小声攀谈起来:“其实要我说,这么貌美的小娘子跟了他还不如跟我呢!”
“得了吧你,眼热啊?又不是什么良家女子,回了长安,崇仁坊外十两银子一堆!包你早上起不来!”
“有这货色的?”
“只要有钱什么货色没有,就这个小娘子,顶破天两百两任你处置!”
两人正待大笑,不料一个拳头砸到脸上,直直从马上跌下来,摔了个狗啃泥。
“个狗R的,是谁?”
正待爬起来,背上一阵巨痛,一只脚直透过脊背压到心坎上,一口血喷出来,歪头一看,赵谨言冷着一张脸正睥睨着他,顿时,气儿就顺不过来了,只暗道何时惹了这尊大佛。
一旁另一个人忙跪下来求情,“赵大人,可饶命啊!再使点劲他可就没命了!”
赵谨言看了盈姝那边,抿着唇,不答话,脚下不松。
那人忙道:“是我等嘴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们该死,请您大人有大量,放过这一次,我们再不敢了。”
地上那人觉得后背一松,气终于喘匀了,才哆哆嗦嗦爬起来,“谢过大人饶我一命。”
“日后管好自己的嘴和眼睛,下次可不会轻易这样算了。滚!”声线一如既往冷着。
“是,是。”
地上两人听了,才得了赦,一身泥泞爬起来,扶着躲远了。
盈姝远远看着,看他将人踩进泥里,只觉赵谨言果真是虚有其表,仗势欺人!他以为他出身名门就可以把普通人踩在脚下了吗?难道他以为普通人的生活、尊严、爱情都是不值得尊重的吗?
宋御史的轿子已经抬起来,众人将要出城门,赵谨言落到最后面。
长安离此几千公里,此一别,或许再也不见了!
他骑马过来,下了马。
“陈娘子,此一别,山高水阔,你好自珍重!”
“勿劳赵夫子挂心!”
他点点头,心中郁结,调转马头,猛的一扬鞭,马儿吃痛,越过人群,出了城门!
宋御史掀起帘子,“刚刚是谁跑前面去了?”
裴知节看着前方纵马而去的身影,笑道:“还能有谁?赵家大郎啊!”
“这个赵谨言啊,怎的这般失态!”
宋安看了一眼裴知节,笑道:“听说后面小轿里的是你新得的爱姬?怎么,走出来了?”
“宋叔说笑,怪我没有谨言慎行。惹了一个花楼的姑娘,她以死相协,非要跟着我去长安,我不愿害人性命,所以只得带上了!”
“你呀你呀,就是心软!”
“不过,我记得你那个表妹,叫陈什么的,可是国色天香。怎么,就这样算了?”
“宋叔别笑我了,襄王有心,神女无梦啊!”
宋安想到那日灯会的情景,如此绝色佳人,实在是可惜。
“唉,既如此,有缘无分。不过男子汉大丈夫何患无妻?你也想开些。”
“多谢宋叔关心。”
“哈哈哈…”
队伍蜿蜒北上,赵谨言纵马狂奔,冷雨湿了全身。
他如何也想不明白一个陈盈姝, 只不过是一个钱塘知县的女儿,得了他的爱就该感恩戴德了,可她竟然还如此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