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灌汤包(1 / 2)

加入书签

果然,那小孩一听是灌汤包,觉得新奇,吵着要买。

中年妇人也没犹豫,掏出两个铜板,“给我来一个吧。”

“有猪肉馅和鱼肉馅,你要哪个?猪肉馅是香菇猪肉,你放心,香菇是无毒,我们都试过,鱼肉馅是青鱼做的。”

“香菇是什么菇?”中年妇人问。

本地菌子太多,又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

“就是香蕈。”薛蕙从下面的储物箱里拿出一朵小香菇来展示一下。

中年妇人松了口气,“这种确实无毒,那就来个香菇猪肉的吧。”

薛蕙拿油纸包好递过去,“来,您拿着,小心烫。”

生意开张了之后,吴氏也放下心来,陆陆续续又有几人被惹眼的摊子吸引过来,前来问价,一听到两文一个,转头就走。

“哎……”吴氏还想多介绍几句,薛蕙拉住她,说,“娘,你不用和他们多说,这些一看就不是潜在客户,介绍地再好他们也不会买的。”

“啥是潜在客户?”

薛蕙往大街上扫了一圈,指着某个白胡子老头说,“潜在客户就是有意向又能买得起我们包子的,那个就是,你看他的衣着看上去简洁,但仔细看料子,很精细,而且他头上那个

簪子,看上去是木头的,但不是普通木头,是紫檀木。他刚才往我们这边看了好几眼,只需要一个引子,那老头就会过来。”

“什么引子?”

薛蕙深吸一口气,喊道,“灌汤包啊!好吃的灌汤包,又吃肉又喝汤,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喊完,薛蕙用手肘戳了下吴氏,“你瞧,他过来了。”

那白胡子老头已经背着手走到摊子前,先是看了看小推车上面的广告,疑惑地皱眉。

这玩意看着像用油漆画上去的,但仔细一看又不像,“小丫头,你这上面贴的什么东西?”

他看上去很是慈祥,说话声听着像是家常,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威严肃然,让人不敢轻视。

大约是认知是匮乏,这里的人不知道有所谓的印刷,被上面的笔触骗过去,都以为是用漆画上去的,也只有他一眼看出来是贴了东西。

薛蕙收起嬉皮笑脸的表情,“老爷爷,您看的真准,这也简单,就是用颜料画上去,再用胶贴上去的。”

这么说也不算错,只是不是画上去,而是印刷。

白胡子老头上下打量她一眼,见她落落大方,说话条理清晰,不卑不亢,衣着虽然朴素,但干净简洁,

暗道这丫头身份定然不简单。

不怪他这样以为,所谓朱漆大门,这时候无论是漆或者颜料,都是纯手工制作,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普通百姓用不起,更何况某些稀有颜料如群青,石青都是从青金石蓝铜矿中提取,大约只有宫廷画师用得起。

贴纸上虽只有红色和白色,但这大片大片的红色颜料也不便宜。

再说到胶,这时候的胶也是手工制作,很多都是用动物角质熬出来的,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白胡子老头看着摊位上的包子,有些好奇,“什么叫灌汤包?”

谢锦婷高兴的说着,“老爷爷,就是这包子里有汤汁的意思。”

老头摸了一把胡子,一脸惊奇,摸出四个铜板,“这包子里还能有汤汁?不错不错,有点意思,给我来各来一个尝尝。”

薛蕙捡了一个鱼肉馅和一个猪肉馅递出去,“老爷爷,您拿好了。”

等老头一走,薛蕙便对吴氏说,“娘,你懂了吗?做生意也是一门学问,要仔细观察,是潜在客户呢,我们可以多推销一下,不是潜在客户的话,大概率嫌贵不会买,我们也不需要多费口舌。”

毕竟,这是卖包子,不是卖衣服卖鞋子

卖衣服卖鞋子有试穿这一回事,非潜在客户也能试穿,但包子只有买和不买,没有试吃。

街上卖东西的,年级大多都比薛蕙大点。

像她这样年轻待嫁年龄的小姑娘极少,路人们好奇,就冲着她那一张巴掌大的脸蛋,也难免想过去看几眼。

薛蕙见人就笑,瞧着是潜在客户,就问人买不买包子,哪像旁的摊主,就喜欢偷偷摸摸地打量别人。

接二连三,卖出去不少包子。

没过多大会儿,那第一个买包子中年妇人领着吃的满嘴是油的小孩子走过来,大手一挥,“一样再给我来十个!”

“好嘞。婶儿,我没骗你吧,我们是好好做生意的,实打实的满肉馅肉汤,这是我们开业第一天,每五个送一个,多送您四个包子,您拿着。”

中年妇人看着薛蕙一脸慈祥。

长得扎眼漂亮,逢人三分笑,嘴甜,真是做生意的料。

不久,那白胡子老头又来了,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鱼肉馅五个,猪肉馅五个。”

薛蕙包好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