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包子(1 / 2)

加入书签

薛蕙毫不相让,“三叔,你说的规矩是什么规矩?把自己的本事拱手让人的规矩?哦,我忘了,三叔你没什么本事,自然也就可以随意慷他人之慨了。”

“你……哪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简直是大逆不道!”谢秉严气得脸色通红,“二哥二嫂,你们也不管管,就任她这么闹下去?”

吴氏听了薛惠的话觉得大快人心,“蕙娘说的也没错呀。”

谢秉严一口气噎在喉咙里,差点提不起来。

谢老爷子气得脸色铁青,严肃地看向谢秉恩,“老二,你是个什么想法?老二,当初我把家里的木匠手艺交给你,你可不能这么自私啊!”

吴氏立马说,“爹,儿媳不想顶撞你,但木匠手艺到底咋回事,你心里清楚,四个儿子一起学,大哥学了两年连最简单的柜子都不会打,四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弟不愿意学,就我当家的学的好。”

谢秉恩沉默了片刻也说,“爹,发菌子是蕙娘琢磨出来的,算是大郎一家的营生,这件事儿子做不了主。”

“好好好!”谢老爷子冷笑一声,“你们二房一个个出息了!”

早饭不欢而散。

“你个小贱人,翅膀硬了,管不了你了?还干坐着

干什么?还不去刷锅?这点儿眼色都没有,要你有什么用?”谢老太指桑骂槐,手上拧着王氏的胳膊,嘴里骂着王氏,眼神却剜了薛蕙好几眼。

“娘,我这就去。”王氏疼地眼冒泪花,捂着胳膊赶紧躲去厨房,捋起袖子一看,胳膊上好几处青紫。

受了无妄之灾,她心里委屈死了。

都怪薛蕙。

要不是薛蕙顶撞老爷子老太太,她也不会被谢老太打骂。

真是个搅事精。

……

翌日一早,谢家的早饭还没有做好,镇中酒楼的伙计便驾着马车过来了。

薛蕙把新出的一茬平菇摘下来,交给活计称了称。

这一次是七斤多,得了一百八十四几个铜板。

薛蕙照例拿了零头的五十四个铜板。

送走了酒楼伙计,吴氏满足地叹了一声,说,“蕙娘,咱要不再弄一箱子?”

等到了冬天,这菌子只会更加火爆。

薛蕙说,“娘,这才刚面市,先不着急,即便是再发,也不是现在。我再想想别的生意。”

现代有一种营销方式就是饥饿营销,放低产量,制造供不应求地现象,让客户提升购买欲,维持高价。

菌子发起来没那么简单,她也不打算只发这种普通的菌种。

人工发菌

子对环境的要求极高,每天消毒,保持湿度温度,发这种普通的菌子不划算。

要说值钱的还是松茸灵芝这些。

只是这些培养起来更加艰难,需要淘宝上的一些东西来辅助。

只可惜的是她现在等级和金钱不够。

等赚到更多的钱了,到时候她再把后面的一个山头买下来,不只可以用来专门培养腐生菌,就连鸡枞松茸这种共生菌也可以进行山林栽培增加产量!

“是娘心急了,蕙娘,你别着急,有啥需要帮忙的,就直接跟娘说。”

“娘,我明天去镇上看看。”

源于交通运输困难和物资匮乏,连四叔这样的小挑货郎都能挣不少钱,更别说镇上摆摊了。

她去看看镇上有什么东西,是她能做的。

薛蕙起了个早,把新采的蘑菇交给伙计,并提出想要搭乘马车。

伙计满口答应。

“蕙娘,等一下。”

临上车前,吴氏喊住薛蕙,把一个小包袱塞到她手里,“你顺道去趟远志书院,给二郎送些衣服和钱。”

书院每年的束脩是五两银子,还不算住宿和伙食,笔墨纸砚,以及给先生的三书六礼。

对于谢二郎,吴氏是有一点歉疚的。

当初大郎出生时病恹恹的,大夫直摇

头,她跟谢秉恩很快就有了二郎。

但她实在放心不下大郎,精心照顾,给与二郎的关爱并不多,二郎自小也懂事,不需要她操心。

后来有了婷婷,她又忙着照顾女儿。

等儿子女儿长大,她才猛然发现,二郎的性格过于冷清,和他们一点儿也不亲。

他一如往常的叫着爹娘,吴氏却总觉得有一种疏离的感觉。

他早早就开始抄书来减轻家里的的负担,有什么困难从不和家里人开口。

吴氏只琢磨着二郎已经很久没和家里伸过手,现在家里有了闲余,亲自做了衣服,想减轻一下二郎的负担,顺便拉近一下关系。

薛蕙把包袱揣起来,“好,娘,我知道了。”

吴氏有嘱咐道,“你跟二郎说,让他别累着,多休息休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