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节 戒备(1 / 4)
随着翌都大部分人员进入战争戒严,这些实验室里的工作也变得更加紧凑。再过不久,军方竞标的期限就到到了。
“再过一个月,我们可能要暂时离开这里了。”纽波特呆在试验车间里面,望着那一整套飞机引擎的动力系统。“如果竞标顺利,我们会带着依照原型机生产的复制产品直接投入到前线去。并且在那里收集飞行员的飞行数据,完善飞机内部的自动模式软体。”这一整套系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已经顺利做出的气尖引擎,还有配套的散热器和线性气尖引擎的涡轮泵等等。
这一次任务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研发。在很久以前美国为了追求作战的高效率化就在研究空天飞机,现在翌都的科学家接手了这个项目。翌都的军方要求使用X-43A飞机作为最基础的蓝本,完成一架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也是目前飞行高度最高的空天侦察机。这种飞机不会安装任何武器,仅仅使用激光瞄具引导空间站的棱镜系统对目标发起激光打击。在翌都的某些军事基地里,有数个巨大的激光发射器,同时太空站里会安装可以改变角度的折射棱镜来让向上发射的激光从棱镜处转弯,利用多个环绕地球的空间站,就可以将激光发射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方位。
如今仅仅使用报送位置的方法来引导激光的效率过低,因此这种空天飞机将会派上用场。棱镜会根据飞机的方位同步,这样引导的时间就会缩短至区区几秒钟。相比于之前的几分钟调度定点射击,现在运动中的目标将会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
“我们要把这个一套动力系统放到这里。”纽波特打开控制台,在悬空的机床上面出现了由光产生的飞机模型,把做好的试验品包裹在里面。相比于X-43A,这架飞机是罕见的高机动前掠翼造型,而且十分扁平。
“它看上去就像一块冲浪板。”泰大壮发现这架飞机似乎没有驾驶舱。“它是无人机吗?”
“没错。我们去前线是为了获取那些高空轰炸机的飞行员数据。然后交给我们的泉荣和他的小女友,依靠写好的芯片,然后插在工厂流水线上让所有的无人机都学会如何像经验丰富的真人一样判断和行动。”
“但是现在还差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棘手的——就是动力不足。”纽波特认为现在的氢电能产生的推重比太小了,尽管气尖结构可以显著减少能源的浪费,但是如果源头的力量不足,就难以将空天飞机送到空气稀薄的外大气层去引导轰炸。
氢能变为电能,再通过结构设计使电能产生电磁场;工作介质在高温下被电离,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跑出,丢掉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带正电,逸出的电子带负电,它们在总体上是呈中性的,这就形成了等离子体;呈中性的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与磁场能相互作用,由电磁感应可以获得产生加速度的力。概括起来说,就是利用氢能引发的电磁场对载流等离子体产生洛伦兹力的原理,使处于中性的等离子状态的工作介质加速以产生推力。
活动范围高于外大气层,低于卡门线,化学燃料几乎不能用,离子发动机动力难以完成高机动动作,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我想我们需要一个增幅器来强化其中所携带的能量。”泰大壮说道,“等离子发动机用于太空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要把力量增强若干倍才能有效地作为一个飞机而不是气球在地球的外大气层中行进。”
泰大壮显然是有备而来。这次他来实验室的时候,把那个黑色的大圆盘,也就是拿给克里米亚看的那个原型,放到了台子上。
“这是什么?”纽波特望着这个黑乎乎的金属造物,打量着它周围的四个槽口,那些槽口是用来接宽电线的。“这个飞碟竟然需要四个动力接口来启动。”
泰大壮根据劳伦特提出回旋加速器的理论,自己制作了一个粒子回旋加速器,也是增幅器的一种。它可以利用圆形的旋转结构将等离子加速到几何倍数,然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设备可以把等离子的功效变得更强。”他打开一个槽口,一条圆柱形的管从里面伸出,接着又把管子对面的一个暗槽盖子拿下。“把等离子输入这里,然后在里面加速,接下来从这个内部开口的槽里把它们输出。”,看着上面的那根管子,如果把四条电线都插在周围,在旁边的卡纳里倒是联想起了在遥远历史的99式反坦克地雷。
“也许我们可以试一试这个增幅器,不过我们要把电线一类的没用结构优化一下。”纽波特将信将疑地把这个增幅器放到控制台左手边的大型扫描台上。扫描仪飞快地工作,随着织布机一样的光条在机器上飞快闪动着,那些泰大壮数年来的心血,逐渐以模块化的状态显现在每个人的控制台上。
“谢谢你的伟大造物。”纽波特严峻的脸上终于舒展开了一些温和的曲线。纽波特先把动力系统小心地用吊机放在地板上,接下来就用控制台开始捏部件,其他人也很快到各自的工作台上面开启了共享模式。在每个人的控制台上下,不停有着细小而光辉的金色线条顺着地面上的线路传到智能机床上面。上面用黄色光盾的部件被机床编织的材料逐渐取代。在众人的努力下,只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一台白色的增幅器复制就诞生在机床上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