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商会监督粮票发行(2 / 4)
大家的利益,虚云联合各庙主持发难是迟早的事。
但潜规则对李银河没用,李银河混不吝,牢牢掌握道德大义,武力强悍,已经灭了两家豪强,其他豪强缙绅陆续被吸收进易州商会,根本不敢出头,州城兵宪知州大人对李银河照顾有加,最关键李银河没有侵吞这些资产,而是分给灾民,对本地百姓通过减免欠息,救助贫苦,组织大家疏浚河渠改善生活获得极高声誉,要知道名声是最好的保护伞,哪个言官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呢,现在根本没人敢弹劾李银河。
大家对李银河这个祸害避之唯恐不及,这些出家人真是脑残,还上赶着触霉头。
商会会长谢永福道;“这些人坐井观天,为苍生计,商会坚决支持李大人,本人清虚观福田山林已经转给千户所,太阳宫和在下兄长三教观的山林河湖田土也要转给千户所,赈济灾民,救助乡民,李大人可派人随时接收。”
谢永福对李银河是死心塌地,商会的商业利益绝对超过土地产出,再说了,自己儿子的变化可说是脱胎换骨,自己和哥哥谢永贵两家就谢宝这么个男丁,以前谢宝身患杂病,脖子粗大,精神萎靡,家族传承岌岌可危。
今日一见,谢宝粗脖子小了一大圈,气质沉稳,说话办事有条不紊,李银河教得好啊!假以时日,谢宝掌管一个大家族绰绰有余,谢家兴盛可期,对千户所要鼎力支持!
其他理事们赶紧和面色枯槁的虚云划清界限,考虑将投给庙观的产业转给千户所。
李银河微微一笑道;“诸位理事深明大义,军营外寒冷,请先进营喝茶,本官发了军饷,咱们再探讨商会的运作事宜。”
除了留守的旗军,大部分军士川旗军今日领了军饷回家过年,初三归建。
良满乡牵着马和良满仓,高树根一起结伴回家,良满仓搓着手中的纸片对哥哥良满乡道;“哥,这薪饷发的是纸钱啊!咱大明宝钞擦屁股都嫌硬,买东西根本没人收,咱这纸钱能花吗?”
良满乡劈头盖脸地抽了良满仓几巴掌,骂道;“混账玩意,什么纸钱,是粮票。
眼浅的狗东西,你见过不喝兵血的军头吗?你见过毁家赈济灾民,救助乡民的官员吗?
咱摊上菩萨啦,千户大人的老祖说了,如果为救助百姓毁了家,老太太就和將主一起去乞讨。
别说这纸片是钱,將主说土坷垃是钱咱们得信,小兔崽子敢质疑,打死你个乌鸦嘴!”
李银河发的薪饷是纸币,名叫粮票,抵押物是易水湖商行储备的十万两金属货币,最大票面一石,古代习惯按照一斤十六两交易,李银河采用石斗升合十进位制,对应两钱分文,最小是合,票面分一二五三种。
新兵月薪一石,小旗一石五,总旗两石,马军炮军测绘军两石五,最高薪饷三石。
一石粮现在能折一两银,良满仓是小旗,领了一石五斗粮票薪饷,手中拿着一小打粮票。
哥哥腿受伤,良满仓不敢跑,抱着脑袋被哥哥抽了几下,笑道;“哥,我错啦!谷口有货摊,听说还能兑换银钱铜币
,咱们回家得买点年货,娘和小妹的袄太薄了,咱买点布和棉花吧!”
良满乡恨恨收回手道;“拿我的二石票去买棉花布匹杂粮,小妹嘴甜,买些果脯,过年了,准备些年货,不可讨价还价。
树根,你怎么打算?”
一旁高树根兴奋道;“满乡哥,俺买点煎鱼给俺娘,其他的换成面,一会还得让马帮着驮。”
军士川的回乡旗军们一边议论一边出了谷口,据说这粮票能换东西,还能抵粮税,那就太好了,农税一条鞭法实施后,农民种粮缴税得把粮食换成银钱,收获时商贾降低粮食兑银价格,青黄不接时抬高粮食兑银价格,一升一降,收割农民几成收入,有了粮票,直接给商行抵税,减少了商贾的盘剥。
易水湖谷口已经平整出一块区域,开春天暖和了,要建商铺区,此时都是临时的摊位,易水湖商行备案的商户,从商行赊出各种生活物资,给旗军八折优惠,易水湖附近村社乡民也带着土产来售卖。
谷口靠近官道,交通便利,此时人头攒动,热闹的如同大集市。谢宝带着师弟白英,从集市穿行,每户固定摊位交一文卫生费,流动的不收。
谢宝安排白英收费,自己来到兑换处,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帐篷里可以兑换粮票和铜钱。
今天头一次使用粮票,商行经理欧阳询亲自监督,站在兑换处的帐篷外观察,此时兑换的人都是把粮票换成铜钱。
谢宝把欧阳询扶进帐篷,从火炉旁取过铁壶倒了杯奶茶道;“外边寒冷,先生在帐篷内休息,此间杂事由小辈们料理。”
欧阳询接过奶茶微笑道;“粮票推广关乎商行,千户所信誉,万万不可小觑!”
帐篷内有条桌,岳不群木狼呆狼在条桌后,每人旁边有几箱铜钱,负责兑换,岳不群兑换效率高,兑换时有条不紊,木狼抓耳挠腮,呆狼一脸木然,兑换效率极低。
虽然突击学习了加减法,但兑换时木狼呆狼错漏百出,木狼头上的稚鸡翎都抓断了,恨不能脱下鞋掰脚指头计算,呆狼气度沉稳,兑换也是极慢。
旗军和乡民还就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