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支援公孙(1 / 2)

加入书签

数日后,孔明接到前线传来的消息,大将军何进夜袭虎牢关,杨素阵斩裴仁基。此时,裴仁基的人头还挂在虎牢关外,用来震慑瓦岗军。

李密怎么也没想到除掉翟让竟然会引起这么巨大的动荡,但事已至此,后悔无用,还不如想一想该怎样重夺虎牢关。

夺回虎牢关之后,何进大喜,连连向朝廷请功。但与此同时,他对杨坚的忌惮也更深了一层。

正因为如此,夺取虎牢关之后,何进并未派杨坚继续进军,而是派前不久献计的幕僚王世充率两万兵马,进攻敖仓。

王世充率领两万兵马挑战李密,双方在泺口展开交锋,两军前后交锋数十次,未能分出胜负。

何进对王世充拖拖拉拉的表现十分不满,立刻下令催促王世充速战速决。王世充只好强行渡河,与李密决一死战,却不幸落败,被淹死了一万余人。等他返回虎牢关时,麾下仅剩区区数千人。

王世充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刚一返回虎牢关,便向何进负荆请罪。何进念在他献计有功的份上,免了他的死罪,打发他去守卫后方。而李密则是凭借此次大胜,逐渐稳定住了军心。

在此期间,汝南战场上,孙坚和曹操遭遇了出道以来的第一次滑铁卢。

不过,这倒不是因为二人不擅战,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汝南多山地,而曹操和孙坚本就兵少,又不擅长山地作战,这才数次被红巾军击退。

除此之外,红巾军的士卒多为当地山民,十分熟悉地形,他们一旦退入山中,曹操和孙坚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和孙坚只好先选择固守城池,放弃了围剿的想法。

同时,他们也向朝廷发出了求救文书。但朝廷东西两侧皆是强敌,如今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空去管他们?

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但汝南可是袁氏的大本营,袁术岂能看着红巾军强占汝南,而坐视不理?

袁术当即发动袁家门徒向朝廷上书,说是如今虎牢关已在朝廷手中,瓦岗军已经难以威胁京师。不如派一支偏师助孙、曹两位都尉击败红巾军,再一同回师包围瓦岗军。如此,李密可一战而擒之。

刘宏觉得这一提议十分有理,便派袁术领数千精兵支援汝南。而这,也正是袁术正式经略汝南的开始。

翟让身死,徐世勣重伤,近些时日,萧家肩上的压力总算是小了些。

数日后,公孙瓒率领的援军渡过黄河,正式与兖州的瓦岗军和青州的黄巾军展开交锋。

此时,萧家的义军已被打残,他们只能死守城池,根本无力对公孙瓒提供任何帮助。

因此,公孙瓒军基本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这两大军团。

一开始,公孙瓒凭借着麾下精锐骑兵的优势,来去如风,对瓦岗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中原毕竟不是大漠,随着双方逐渐的熟悉,青州军的兵力优势开始体现出来。

管亥先是在多地设置路障、陷阱,又以兵力优势驱赶公孙瓒军,致使公孙瓒军多次落入陷阱之中,损失惨重。

不得已之下,公孙瓒只能暂时先退入城池之中固守,尽力保住兖州剩下的这十几座县城不失。

同时,公孙瓒也向朝廷发出了求救文书,期望朝廷可以调一支部队前来支援。

刘宏接到求救文书之后,立刻将朝中重臣召至御书房,商讨援军一事。

此时,并未与人交战的部队只有两支,就是位于黄河北岸的孔明军和高家义军。

这两支部队在将瓦岗军赶过黄河之后,便一直停留在黄河北岸休整,至今已有月余时间。

因此,救援公孙瓒的队伍只能从这两支中选出一支,至于另一支,则需要继续留在黄河北岸,防止瓦岗军卷土重来。

经过朝廷诸公连日的讨论,最终决定由战争经验更为丰富的孔明军前去支援,而高家的义军则是留在黄河北岸,监视瓦岗军的一举一动。

孔明军的将士已经休息了月余的时间,早已恢复了精力。因此,他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刻起兵,直奔兖州。

如果说孔明军离开冀州谁最开心,那自然是非困守壶关的田虎莫属。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股势力在孔明军进入兖州后,宣布起义。

蓨县人高士达兴兵造反,聚众一千余人,在清河国一带活动,窦建德、刘黑闼等河北豪杰纷纷引兵来投。

不过,他们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朝廷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命清河相自行处理。

仅仅几日的工夫,孔明军便渡过黄河,抵达东阿县城,与公孙瓒会面。刚一进城,孔明就在迎接的队伍中遇见了一个老熟人。

东阿县县令上前见礼后,东阿县县尉站出来拜道:“东阿县县尉黄君汉见过马邑侯大人!”

“黄君汉?”孔明仔细打量了一下来人,这才记起了此人的身份。

“哦,我对你有印象。”孔明拍了拍黄君汉,说道:“你是程昱先生的那个啥嘛!上次征讨黄巾时,还出过力的!”

“正式!没想到大人竟然还记得小人,小人实在是荣幸之至。”

说完,黄君汉忽然跪了下去,请罪道:“不瞒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