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八力大弓(1 / 2)
寅初(凌晨三点),正房里间,佐领书房。
二十来平的里间内,薛岳、赵和章、裴擒虎、李喜春四人正围在六尺宽幅的书案上,彻夜商议接下来东宁一战及“三万征辽大军”的准备工作。
屋内,灯火通明,颅影围案。
大案首座的夯土墙上,订上了六张驻防草图。那是赵合意三个月来,在辽阳南部一带,所获悉的敌之军堡、盘口、关城,有关驻扎人数、贮备物资等重要信息的军事情报。
大案上,照着佐领舆图及姜澜的那张作战舆图为据,已经拟好了厚厚一沓战术草图、物资配比,及人员编组名录。
案边的四个起夜小烛台上,融蜡溢满了整个杯盏,长约一米八,宽有九十六厘米的大案上,豆大的蜡滴,落成间断的长线,几乎游满了整个大案。
〝啪啪﹍〞
“汩汩汩﹍”
屋内,四人终于得空,齐齐转过身,各自端起了身后,那碗冰凉的姜汤。
驱寒是驱不了了,解渴是可以的。
瞧见烛台全部移到了案角,压在了草稿纸上,想来四人已是大体完成了初步统筹工作。接下来还有40%的工作量,即具体的行动步骤,那就要交给亲自带队的姜澜了。
突然之间,从“夺门劫囚”变成“歼敌夺城”。一夜之间,八千民众,尽数动员。
这……真不是一个晚上能干完的活。
要知道,哪怕是最简单的给八千号人挨个唱名,录个籍册,都是个不小的工程量。
这也就是赵合意、薛岳、裴擒虎三人在这。换成其他人,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都不是什么几天几夜不简单筹算,更不是一个紧急通宵能料妥当的。
好赖民心甚殷,三人给力,这一夜的功夫,奇迹果真诞生了。
赵和章独自领兵带队前,本就是全镇比武中名列前甲的人物,当即给了哨副军衔,录在于指挥使帐下,任武职典录。
左屯卫是个边关大卫,也是满桂大人手下的五大主力营之一,也曾阔气过。
加上大茂堡守御千户所,光是千户所就有六个,直隶百户所也有六个,满编七千三百户,实额五千八百户。
鼎盛时期,光是一个左屯卫编成的路营,就有四千大几百人数的战丁。
赵和章典录出身,两万人的册籍都整理过,干这编籍造册的活,自是驾轻就熟。
薛岳更不必说。入帐不久,不仅获得了于指挥使的盛赞,赢得了所有卫佐官的青睐,更是以惊人的魅力,斩获了于指挥使的心头肉,收获了爱情。
而裴擒虎也不差。他有擒虎之名,也有将才,属于天生会看图的那类。
二人自入于指挥使帐下见习,便是公认的两位俊才,画个图,筹备个战前准备工作,那是屈才了。
屋内,一直在旁打下手的李喜春,趁着三人休息的空挡,赶紧抹了一把嘴。
他抄起一摞草稿纸,砘了砘,喜道:“赵哨头、薛旗副、裴百副。
今夜,咱新成立的鞍山营里,共拣选了九十人数的力士、一百四十人数的起义义勇、四十六名能开八力大弓的弓箭好手以及百来个硬弓手,一共二百八十号人。
人数已然不少了!”
李喜春年十九,宣府(后世河北张家口市)人,身长五尺圄七184㎝,满面虬髯,体貌彪悍。
在十二位猛士中,武艺拔尖,年岁稍长,资历亦是最老,大壮拨给了大部队后,他自然顶了上来,乃是东宁一战的重要骨干。
三人舀起食盒里的姜汤,汩汩大饮间,点点头,紧蹙的眉头不禁舒缓了大半。
薛岳第二碗喝到一半,背手抹了抹嘴,指着那沓成型的图纸,说道:“起义义勇是鞍山营的‘长子’,澜看得很重,不能全部折在东宁。最起码,得要留些骨血带回去。
划出40人跟着大部队后,剩余100个义勇,加上46个八力弓手、100个硬弓手,全部编组成队,绑上蓝布,参加后日的东宁之战。”
赵和章点点头,放下碗筷,接过话道:“鞍山营是由团练编制编队造册,按锦州大军的规制,团练营为千人队编制,有粮补无军饷,乃战时补充一线的‘丁营’。籍册在镇,兵部无问。
从营‘管代’到最小编组的十人数‘甲首’,中间有列队和保队两级,分别由‘保总’和‘保长’率领,领二百人数、五十人数。
还得是你俩个在这,不然我这腰,可扛不住在这站一(晚)﹍嘶~”赵和章刚说话,倏地背脊一僵,险些站不住。
腰疼不同于足脚之旧疾,疼起来,铁打的汉子也要呲牙,一旦犯了,便只能趴着。这会有了歇,暂时被焦急心力掩下的刺骨之感,骤然便至。
好在近旁的李喜春一个箭步,稳稳扶住了,不然,单这一下若是倾倒在地,就得让一个男人,在青春正茂的年纪,提前退役领低保。
“好好好~谢谢谢谢。没事,我还能行。待会找个床敷上药包,卧一会儿就好。”
薛岳三人将赵和章扶上屏背毡椅后,悄摸对视一眼,面上不由掠过一抹愧意。
“哎呀,干活干活。这点老伤没事,一般不下雨也没啥。我呀就是再拼个几年,过几年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