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花钱了(1 / 2)
第二天,除了两个小的外,刘立夏跟她爹娘都去县城了,今天要买的东西多,多一个人也能多带一点回来。
刘立夏将她娘昨天给她的那二十几两银子都带上了。
进城第一站先去了布庄。
布庄女掌柜还记得刘立夏,主要是时间不久她又让人记忆深刻。
笑着道:“这次小娘子要买点什么?”
刘立夏也笑了,“买点布。”
女掌柜的点头,“那可以来这边看看,这边主要是棉布和麻布。”
刘立夏带着爹娘走过去,对于另一边的绸布好奇的看上两眼也就没看了,这东西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穿的,也买不起。
周氏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眼前的布,都舍不得移开眼睛,真好看啊!
她拿着在刘立夏身上比了比,满眼都是欢喜,这么大的小姑娘就应该穿的花花绿绿的,有活力。
刘立夏看着这红底小白花的棉布,有些抗拒,“娘,我都多大了,还穿这个啊,这么花。”
话音一落,几人都笑了,女掌柜更是有些乐不可支。
周氏嗔怪的说道:“你多大?才十一岁呢,还装小大人。
听娘的,我们家大妞模样俊着呢,穿上这个小花布做成的新衣裳,一定好看。
掌柜的,这匹布多少钱?”
“娘,你要买一匹啊?买几尺就够了,再买点其他样式的呗。”
周氏想了想,觉得闺女说的有道理,一匹是没有不要,“行,那就给你多买点样式。”
挑来挑去,又挑了一匹白底小黄花的,白也不是纯白,白的有点发黄,米白。
喜滋滋的道:“这个也好看,适合你。”
刘立夏也喜欢,只是,“娘,这个穿着能干活吗?一会就脏了吧。”
周氏:“大不了外面再套一件罩衣。”
又挑了一匹青灰色的,上面还印有白的,橙的,黄的小花朵。
给闺女挑好了,又给两个小的挑,这就简单多了,就藏青色的布,来一匹,可以给兄弟俩做好几身了。
大人的就更简单了,周氏都不挑棉布,反正大人的皮肤粗糙,穿麻布也是一样的。
选了一匹灰扑扑的麻布,够给她和孩他爹一人做两身了。
刘立夏皱眉,“娘,你跟我爹也选匹棉布吧。”
周氏:“不用,我跟你爹从小穿到大,都习惯了,而且麻布好啊,好干活,挂烂了也不心疼,没事。”
最重要的是麻布便宜,比棉布便宜多了。
刘立夏无奈,只得道:“那总的选两匹棉布做被套床单吧,这被套子都的棉布都买了,也不差你跟我爹那身了,爹,你说是不是啊?”
隐形人刘大柱半天没说一句话,他也是个疼媳妇的人,劝道:“是啊,你就听孩子的吧,你就给我扯几尺麻布就行了,你和孩子们都穿绵的。”
周氏白了他一眼,能省一点是一点,家里又没有金山银山能禁得住这样消耗。
“那就把那个,那个青灰色的棉布和红底小白花的拿一匹,这样怎么样也就够了,就这么定了。”周氏定下主意。
女掌柜喜笑颜开,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一家人看着不显眼,倒有些家底,还很舍得,倒是看走眼了。
两匹花绵布,一匹藏青棉布,一匹麻布,还有周氏坚持给刘立夏扯的六尺白底黄花的棉布。
麻布确实要比棉布便宜的多,一匹只要四百文,花棉布要比藏青色的棉布贵。
其又属那匹青灰色的最贵,一匹一千二百文。
另一匹花的九百文。
藏青色棉布八百文一匹。
加上六尺花棉布,买布一共花了三千五百九十二文,那两文的零头掌柜的抹去了。
鉴于几人买的多,掌柜的送了三个荷包,上面什么都没绣,就是一个素色的钱袋子,可以用来装零钱。
白得的,周氏很是欣喜,觉得这东西很实用。
刘立夏也很喜欢,这下就有装钱的钱袋子了,不像以往,每次都是用一块布包着,不方便。
买了布,几人又去买了棉花。
家里棉被要做新的,旧的都用了多少年了,硬邦邦的结块了。
首先要做三床十二斤的盖被,三床八斤的垫被。
再来三十五斤的棉花,买回去做冬衣做棉鞋。
棉花三十文一斤,加上弹棉花的手工费,一共花了三千二百一十文。
买完了这些,几人又去粮店买粮食。
这次刘立夏直奔大米而去,糙米她也是吃够了。
米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大米一两八钱银子一石,中等大米一两五钱一石,下等大米一两二钱一石。
刘立夏毫不犹豫,选了中等的大米,直接买了一石,反正现在也不差这几百文钱。
中等的白面十二文一斤,要了六十斤。
要不是考虑到带不回去,刘立夏还想要再买两石大米,一百斤白面,这么些粮食这个冬天肯定够了。
刘立夏掏钱的时候对他爹说:“爹,改天我们还得来一趟,我算了一下,我们最少还得再买两石大米。
加上上次买的糙米,家里今年交了税剩下的,一天吃三顿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