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没有铁锅(1 / 2)
刘大柱一时成了中心,周氏带着刘立夏和两个小的被挤在了最外边。
刘大柱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受关注过,一时有些无措,僵手僵脚的不知道说什么,转着脑袋想看看妻儿在哪里。
这一看没看着,急了,垫着脚喊:“孩她娘,孩他娘,大妞,大妞······”
刘老田推着他走,“别喊了,他们早走了,走,带我们大家伙去认认。”
一堆人拥着他就走,众星拱月般。
刘青山和刘青河星星的看着,觉得爹简直太厉害了,那么多人都听他的,围着他转。
周氏笑着扯了扯他们,“走了,干活去,没见姐姐都走远了吗?”
刘立夏却没心思管这些,她在心里思考着,现在全村人都知道野菌能吃了,照这个架势肯定很多人上山找,今年好像又是个寒冬,天气越来越冷,时间紧迫。
她的抓紧点时间挣钱,至少得把家里堆了一院子的松果处理出来,将松子炒了,早日带到县城卖了,这才是最紧要的,回头还得上山砍柴火呢。
要不这野菌的生意就先放一放?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周氏说的。
周氏皱眉思索,想到现在差不多每次能赚一吊钱,就很是不舍,一吊呢!
搁往年差不多是他们家一年的收入了,现在两天就能挣回来这么多,这搁谁头上都舍不得啊!
刘立夏知道她在想什么,劝慰道:“娘,这野菌也就只有伞把菇和品相好的鸡油菌值钱一点,这尤其是伞把菇难找。
你看我们昨天在山里找了那么久,全家人才找着一背篓多一点,以后只会越来越难找的。
再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不值当。”
周氏狠了狠心,咬牙点头。
刘立夏见她还有些不甘心,给她算账,低声道:“娘,我跟你说,我们家里打的那些松果够大吧?
一个最小的也有一斤,一棵树上最少也能打下来一百个,我们一共发现了四十二棵树,就是四千二百斤松果。
按照十斤松果一斤子的比例,我们能得四百二十斤松子,再去掉坏的,洒掉的,就算能得四百斤松子。
一斤松子六十文,我们最低能得二万四千个铜板,就是二十四吊钱!”
周氏整个人都傻了!
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直直的望向前方。
刘立夏吓了一跳。
“娘,娘,娘,你怎么了?没事吧?”
"啊?啊!哦,没事,我没事。"
周氏摆摆手,刘立夏放下心来,没事就好。
周氏被闺女算得这份账给晃瞎了眼,二十四吊啊!
那是多少钱啊!
按他们家以往赚钱的速度,要二十年才挣得回来,小半辈子了!
有了二十四吊钱在前面吊着,周氏一上午都魂不守舍的。
半下午,山里的人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刘立夏一家人也回家了。
今天在山里呆了一天,除了砍下的柴火,就是这一背篓伞把菇和鸡油菌了,现在他们也只捡这两种菌,但就算如此,一家人也才捡了一背篓。
两个小的很沮丧。
周氏还沉浸在二十四吊钱中。
刘大柱说了一天话,感觉累的不行,比走了一天的路还累。
回到家吃了晚饭,刘立夏找来几截木棒,对着大大小小的说道:“现在我们要开始处理松果了,来吧!”
别人还没什么反应,周氏一听立马就站起来了,激动的道:“现在就开始吗,要怎么做?”
刘立夏:“很简单,就是要把这松果里面的松子敲出来。”
还拿了一个松果做示范,给一阵敲打,然后再掰开,一抖,里面的松子哗啦啦的往外掉。
一家人看的眼睛都不眨,好神奇!
前面不是用力抠都抠不出来吗?
刘立夏解释道:“这松果打下来要晒干,晒干了的松果这个,这个片就会张开,再一敲一松动就容易掉了。”
一家人开始热火朝天的剥松子。
直到晚上彻底看不见了,才停手。
第二天,刘大柱和周氏背着家里最后一点野菌去县城了,捡都捡回来了,还是把它卖掉,不然多浪费啊。
刘立夏第二天起来,没见着人,见昨天前天捡的野菌都不在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周氏留的黑面馍馍没动,早饭随便吃了点。
是的,他们家现在已经开始吃早饭了,这是一个大进步啊,虽然早饭很简单,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点野菌菜汤,但还歹有口吃的不是?
吃过早饭,刘立夏带着两个小的继续敲松子。
至于昨天敲下来的那些,刘立夏找来一个大木盆,家里唯一的大木盆,将松子泡在里面。
得泡上一个小时,没有表,她也不知道一个小时是多久,只能尽量的多泡一会,泡软了就行了。
利用这个时间,她继续和两个弟弟敲松果。
算着时间大概到了,刘立夏起身检查了一下,发现松壳软了,立马道:“青山,去烧火,可以了。”
刘青山立马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