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四月初九阳爻之极(1 / 2)
昭国在中原七国中,居于南部,地势平缓,气候一向湿润温和,冬季来得很晚,去得很快。
冷极了的三九天里,可以滴水成冰,习惯了温和气温的人,几乎要把自己埋进被子里不出来,才能熬过这一段时间。
但只要过去了这段时候,天气转暖,不出三五日,昭国大部分人,都可以直接穿了春秋季的衫子到处逛了。
唯有昭国西北方向的寒雪关附近,雪山巍峨,山顶冰雪终年不化,年年都要被大雪封山。
因为寒冷,这里大抵是昭国条件最差的地方了。
可这个条件最差,对于别的地方而言,却是想象不到的良好。
距离寒雪关不远,在雪山的附近,是五胡外域中的氐族部落所在的地方。
五胡之中,争夺领地的战争比中原还要激烈。
匈奴势大,鲜卑强横,氐族在其中不是最弱的,却绝不是相当强盛的一族。
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仍然在外域里保有一席之地,多得氐族所居住的地方。
虽然寒冷,可适应了雪山的温度、气候和地形,得雪山这一天险的地利,守着族人不被外族所扰,绰绰有余。
但成在雪山,败也在雪山,太过寒冷的环境,物产食物,自是不
比中原地带和别的五胡部落丰富。
没有足够的食物,就无法养活更多的族人,没有很多族人,部落无法壮大。
不能壮大,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蜗居在雪山中……这是一个死循环。
无法打破现景,安苟于现状,是可以继续存活,但他们的日子必然仍是这般难过。
为了不让日子继续如此,氐族也想过扩张,但是相邻的部落比他们厉害,挑衅他们的后果,是不得不往雪山深处缩得更严实了。
既然同为外域五胡的部落他们打不过,便把视线投向了以寒雪关相隔的昭国。
只有一关之遥,可寒雪关那边的气温条件却比氐族部落好的多,温暖的地方,对于氐族部落的人来说,似乎远得仅存在于他们祖辈的想象。
而中原国家,比起一言不合就喜欢用拳头说话的马背上的五胡部落,显然也好打得多。
于是氐族抽空就去寒雪关滋扰一番,氐族占据雪山天险,可寒雪关亦是固若金汤,氐族想要攻克下来,实属不易。
但打来打去,也不是占不了便宜,有时候还能把昭国守军的粮草抢过来,改善一下族人的生活。
昭国军看氐族没事过来打两下,目标重点却放在他们的粮
食上。
虽然不爽,但也幸而脚下的国土未损失毫分,他们被氐族打败才失了粮食,吸取教训,下次不被氐族得逞就是。
故而一来二去,昭国守军是烦不胜烦,氐族部落是乐此不疲。
可是今年初的一战,氐族似乎转变了以往只注重粮草的战略,封山的大雪才刚刚消融,就迫不及待的对寒雪关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中原的新年刚过不久,寒雪关的将士才送完新年的欢喜,就急忙扛起了长枪迎敌。
这一战损失惨重,好在年前昭帝就亲点十万士兵,命高将军为将,赴寒雪关镇守,才避免了寒雪关的失守。
昭帝会无缘无故的点兵遣将把守寒雪关,是因为泫王世子蔺容。
而氐族部落会突然转变战略和攻势,把寒雪关打得几近失守,则是因为君拂犀。
世人都说泫王世子贯通古今,卜卦乾坤,观一叶而知天下……怎么可能?
便是遍历世间百岁长的安期师祖,都不敢断言自己知道天下间的一切,何况蔺容?
不过是暗中培养了许多眼线,散布在各处,每隔一段时间,将各处的情况、极细微的风吹草动传给蔺容,蔺容再从各个细节中推算出接下来事情的走向。
可步
步精准掐算,绝非易事,故而得到人人推崇,夸赞泫王世子才智超群,他本人也当得起。
而君拂犀要做的,就是将蔺容的眼线掐掉,断其羽翼,看蔺容没有了这些人手,可还能把自己宣扬得神秘兮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跟蔺容作对,找蔺容的麻烦,已经成为君拂犀的习惯。
当一个人极度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念念不忘,当一个人极度厌恶一个人的时候,会耿耿于怀。
有时后者,甚至比前者还要印象深刻。
于君拂犀而言,蔺容就属于后者。
尤其是蔺容每每面对他的刁难,表情淡然无比,又总是不动声色的,将他的手段消弭于无形。
此次,暗中挑拨指挥氐族,可不是君拂犀真心愿意帮氐族攻下一城,开阔氐族的领土,而是他知道蔺容在昭国军队中,也安插了人手。
找出蔺容的人手,将其抹杀,把尸体送到蔺容面前,送去取蔺容人头的信。
如此种种,看起来是威胁,可相较之下,挑衅、故意激怒占据的更多。
——蔺濯空,你安插的人手,我能找到一个,就能找到第二个,乃至更多,你在我面前,已然没有任何秘密了,你怕不怕?
——你费心
培养的人,被我如堪西瓜一般砍掉了脑袋,你生不生气?
——做下这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