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查事,不欲帮忙(1 / 2)

加入书签

丽妃自从知道了夜千寒受伤一事后,整日都在想着如何利用这件事来筹谋些什么。丽妃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个猜想,她觉得这事很有可能与南风芷有关。

一旦开了这头,丽妃脑中的念头就如同决了堤的洪水一般止也止不住,她猜想夜千寒受伤一事兴许与南风芷有关,就算无关,她也把这件事扯到南风芷的头上,让它变成有关。

害皇帝受伤,若是能把这般严重的罪名安到南风芷的头上,那她这次可就是难以翻身了。丽妃就不相信,这么重的一顶帽子扣下来,她的贵妃之位还能坐得安稳?

只是丽妃前些天给父亲去信,父亲到现在还没给她回信,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父亲到底查的如何了,有没有查出什么眉目来。她整日这般在宫里干坐着,实在是等的有些着急了。

丽妃着实是心急,觉得这事拖不得,若是再晚几天,说不定皇上胳膊上的伤都好了,到时候再追究起来效果可就没有现在好了。

于是丽妃又给她父亲去了一封信,信里面的言辞带了些催促之意,又着人赶紧把这封信送到她父亲府上,还再三嘱咐路上不要耽搁

了。

只是丽妃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父亲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丽妃父亲姓张名清,掌管吏部,是吏部尚书。吏部可是一个实权部门,掌管着各级官员的升迁调任,外放官员想进京谋职,京城小官想再往上升一升挪一挪,可都得给吏部的人上点供奉掏点孝敬,这其中的油水可不是一般的大。

吏部的官员,上至尚书张清,下至门口品级最低的官,无一不是京城小官想要巴结的对象。就连门口看门的守卫,也被别人高看几分,到了年关,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时候,那更是收银子收到手软。

按理说,张清作为吏部尚书,手里人脉极广,想要查皇上受伤一事对他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难事。迟迟没给丽妃回消息,只是他根本不想查罢了。

上次他看了丽妃给他的信,给皇上上了一道奏疏劝皇上分宠六宫雨露均沾,谁曾想竟然被皇上明里暗里训吃了一番,让他好生没有面子。

他愈发觉得,送这个女儿进宫,除了在名头上好听一点,皇上的老丈人,说出去威风一点,其实丁点用都没有。其他什么实质性的好处都没捞

到,反而还被皇上掂过去教训了一顿。

他现在已经是吏部尚书了,在吏部也做到头了,可是张清自认年岁不大,还是有升一升的余地了,他想进内阁当阁老,当初之所以送丽妃进宫,也是存了这个心思的。

可是张清没想到,他不仅官没升半点,在皇上心里的印象分反而还下降了,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丽妃在宫里不得宠,天天想一出是一出,才害得他如此。

就拿皇上受伤一事来说吧,张清觉得,既然皇上有心想把事情瞒下来,那他何必再去触这个霉头把这事再给挖出来了呢,又不是嫌命太长。再说查这事也没好处,所以这事他没兴趣。

丽妃和她父亲张清考虑的东西不同,丽妃是拼了命的想把南风芷拉下马,只要有半点机会,她都不会放过。

但是张清考虑的就比较多了,做了这事对他着实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要担着很大的风险,所以他一直不给丽妃回信,全当没收到过信没这件事。

这日,张清正在书房里赏玩字画,就听到门外小厮喊他,“老爷,来了封信。”

“拿进来我看看。”张清让小厮送进来

,信封上倒是什么都没写,他拆开一看,竟然又是丽妃给他来的信,来来回回说的还是让他去查皇上受伤一事。

看完之后,张清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倒是没想到,这丽妃居然又写封信来催他,还要请他进宫一叙,倒是执着得很啊。

在官场里混了这么多年,张清做事那是“利”字打头,摆明了无利的事他是不会做的。只是这丽妃催得紧,若是他不回应什么,丽妃怕是不会消停。

罢了,那他明日就去见见丽妃,看她能不能说出一朵花来。

翌日早朝散罢,张清就往汀兰宫走了一趟,与丽妃见上一面。

“女儿见过父亲,给父亲请安。”丽妃恭恭敬敬地给张清行礼。

按地位来说,丽妃的身份倒是比张清高,该是张清给丽妃行礼。只是丽妃在家中便是庶出,打下就怕张清,再加上她今日是有事要求张清,所以这个礼她来行。

“行了,有什么事就直说吧,不必来这一套。”张清也没来虚的,懒得与丽妃说场面话,一张口就开门见山。

丽妃在心里斟酌了一番,才询问道:“不知皇上受伤一事,父亲查得如何了?可有

什么进展?”

“没什么进展,”张清饮了一杯茶水,直接道,“为父劝你一句,这件事你也不要再管了,浑水有什么可淌的?没什么好处不说,反倒搞得一身脏,得不偿失。”

一听张清说不查了,丽妃立马就急了,提高了音量,“父亲,不可!”

张清一听这话,脸马上就板起来了,语气也变得凌厉了几分,训斥道:“你竟然还敢对为父大呼小叫教训起我来了?什么时候轮到你替为父做决定了?我说不查就不查,没什么好商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