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朝会(1 / 2)

加入书签

正如叶山所想,叶萍就是专程传消息给他的,她做这些事瞒谁也不会瞒叶山。

因为在叶萍心中,叶山在老宅的事情上一直让她失望,也一直让她不满。

她就是要赤裸裸的告诉叶山,他越是阻止,她做的越狠绝。

不让杀是吗,可以,那就让他们把那些曾经想要加诸在叶家身上的事全部经历一遍,以牙还牙,很公平不是吗?

至于经历了这些事他们能不能活下来就不是她该关心的事了,毕竟当初他们也没为叶家考虑过。

叶安安不可怜老叶家,但对叶萍的做法不免有些讶异。

这还是当初的大姐吗,还是说她一直都看错了这位温婉羞怯的大姐。

叶老太太的丧事叶山还是出席了,当然,他是单独去的。

不说几个孩子,就是秦氏也不会去。

她的萍萍就是因为老宅的多番算计才走上了现在的道路,虽然她也不支持叶萍的做法,但不代表她就能原谅老宅。

叶山单独去的结果很明显,当着全村人的面被叶老爷子指着鼻子骂,还被叶大宝叶二宝殴打。

最后被叶老爷子一拐杖敲在额头上,头破血流,被吴四叔紧急送了回来。

至于

为什么没有叶家人保护?很简单,因为跟着去的青竹替他挨打了,要不是吴四叔力气大强制背回来,叶山还跪在那儿挨打呢。

因为这事秦氏又狠狠哭了一场,然叶安安和叶乐却不知道该怎么劝。

这事儿是叶萍起得头,叶山也没有为难她们去吊唁。

人家要打,叶山愿挨,她们怎么劝?索性也不管了。

叶老太太死后老宅暂时的安宁了下来,尽管叶家吵吵着要告官,官兵也来走了一趟,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没发现的离开。

先不说叶家这边别捏尴尬的气氛,阿宁那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太紧张这批红薯,几十个人押运,最夸张的是还专程找了三口大木箱子装红薯面和红薯叶酸菜,以及整株的红薯,深怕有一点闪失。

就是这样的过度紧张,让路上的劫匪一致认为他压了不得了的贵重物品。

那些筐子里袋子里的先不管,那三口箱子里肯定是金银珠宝,不然为什么要这么紧张?

而阿宁一行人为了‘掩人耳目’穿的全是便服,以至于这些山匪把他们当成了训练有素的镖师,那一路上的‘精彩’不言而喻。

幸而他是个有真材实

料的小战神,来一群杀一群,连夜赶路一个多月,倒是肃清了一路上大大小小,正规不正规的一拨拨山匪。

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上,数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整个大殿,每根柱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

而高台之上,灿金色的盘龙龙座上,延顺帝司马复威严的端坐。

延顺帝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文雅男子,也是大泽建国以来皇位做的最久的皇帝。

十几岁登基,到现在已是第二十一个年头。年近四十却保养的很好,如果不出意外少说还能再做十来年。

此时的延顺帝略显疲惫的揉着额角。

“众卿可有奏?”

灾情虽已过去,但几年来每日的忧虑还是为他添了不少白发。

“臣有事启奏。”

“臣亦有事启奏。”

“臣亦有事启奏。”

“臣……”

“停,一个一个来,林爱卿,你先来。”

一声声的有事启奏让延顺帝眉头皱的更深。

他不是不喜政务的昏君,但这几年实在听了太多次有事启奏,而九成九都不是好事。

他是一国之君,却没有能力解决那些问题,更无法解救百姓于水火。

也许真如陈阁老当初所言,

他就是个头脑昏聩的昏君,优柔寡断难成明君。

不管延顺帝多不愿听到那些不幸的消息,底下的臣子们依旧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启禀陛下,川岭多地流民集结成匪,百姓苦不堪言,请陛下定夺。”

“启禀陛下,庆州知府尹通私占良田,强抢民女,贪污赈灾银,请陛下定夺。”

“启禀陛下……,请陛下定夺!”

“启禀陛下……”

“启禀陛下……”

接连五六个启禀下来,没一个好消息。

这些事延顺帝都是看过奏章的,听完殿中众人的一番高谈阔论,一一的给完处理政策,已然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又是一阵‘陛下英明’的恭维,延顺帝面色更显疲惫。

这是近几年的常态了,以前早朝都是一个时辰,但近几年却怎么都不够了。

“可还有奏。”

手指轻揉太阳穴,延顺帝觉得自己很可能会走上与先祖一样过劳早死的道路。

“臣有奏!”

一个清亮的青年声音响起,听起来倒是很舒适,只是对累极的延顺帝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陈爱卿有事便奏吧。”

一群官员中走出一个红色朝服的年轻男子,正是科举

入仕的陈文锦。

此时的他已经是正四平侍郎,这么短的时间升到这个官职,就算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