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送谢礼(1 / 2)

加入书签

唐老太太吃过饭就又歇下了。

唐家一大家子人的心也才真正放了下来,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模样。

接下来的两天,唐老太太彻底恢复过来了,脸上一点儿病气也看不出来,脸色红润润的比以前看上去更好了。

徐氏这才把欠许大夫诊金的事儿告诉了她娘。

唐老太太二话不说,回屋取了银子就让徐氏给送去。

徐氏接过银钱就去了。

看着徐氏的背影,唐老太太感慨道:“这许大夫确实是个好人,以往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都是免费给诊治了。”

要不是有许大夫,或许村里那些没钱看病的人早就病死了。

赵氏点点头:“是啊,许大夫会有好报的。”

“对了,明天让二郎从县里割点肉,再买点鸡蛋,打上壶好酒,跟我去好好谢谢那日的救命恩人。”

唐老太太对赵氏说。

前两天一直没去是因为她还在养身子,现在身子好了,也该去好好谢谢那位少年郎了。

只是……她记性怎么忽然不好了?那位少年郎是叫徐、徐什么来着?

“施施,你还记得那位少年郎的名字吗?叫徐、徐……”唐老太太敲了敲脑袋,但是就是想不起来。

“大哥哥叫徐长宁!”唐施脆生生回道。

唐老太太眼睛一亮:“哦,是!是叫徐长宁,你们看看我这个记性……”

赵氏安抚道:“娘,这件事儿您就不用操心了,这位徐公子可是咱们全家的恩人呐,我会跟二郎说的,到时候谢礼肯定不会少。”

“行,你记着告诉二郎一声儿。”

……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二天,一大早就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阴得厉害,明明是大白天,可暗得却像是傍晚一样,空气中都泛着一股子潮意。

下雨了,他们昨天的计划就只能暂时搁置了,而且今天下雨了也没法往聚英楼送葱花油饼了,这是他们早就说好的。

这场意外的雨倒是让唐家人难道得休息了一天。

赵氏在屋里做着针线活儿,前两天买回来的棉布,她打算给女儿做一身衣裙,不仅女儿,给丈夫也做一身新衣裳。

唐施劝了她好几次,说屋里光线不好,这么盯着得把眼睛累坏了。

但赵氏只是笑着说:“也不是天天做,不碍事的,等把衣裳做完了,我就不做了,也就是今天有空。”

唐施一想也是,就没再劝。

就这么忙忙活活了一个上午,中午时分,雨渐渐停了,地面上坑坑洼洼的都是水。

午饭是唐二郎做的,一个凉拌黄瓜,一个红烧肉,就是一顿简单而丰盛的午饭。

这红烧肉的做法也是唐施教他的,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

饭后,喝了口唐施泡的玫瑰花茶,整个口腔都是玫瑰花淡淡的香味,还略微带着一丝丝甜,舒服又惬意,这日子真是快活似神仙。

这玫瑰花茶里面也是加了灵泉的,唐施觉得灵泉对人体是有益的,长期喝的话肯定会身强体壮,尤其是她奶奶,肯定也会健健康康。

因此,这几天她把都把玫瑰花洗干净,顿顿都用来泡茶给家人们喝,没想到还挺受到他们的欢迎。

自从上次摘完红菇,这好像是第一次下雨。

那今天下午又能去后山采红菇卖了。

唐施看着一碧如洗的天空,忽然想到:这才采来的红菇是不是也能给徐长宁送去作为谢礼呢?

从那天他的穿着打扮和浑身气度来看,他家应该是比较有钱的那种人家,那肯定不会稀罕肉啊蛋啊这些东西,倒是红菇,听冯掌柜的意思,在富贵人家倒是挺流行。

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唐老太太说:“奶奶,等我们采了红菇给徐长宁哥哥送些吧?他们肯定喜欢这野味。”

送礼就要与众不同嘛。

唐老太太想了想,笑着说:“施施这主意好,他们县里人应该很少吃到红菇这样的东西,这可比猪肉鸡蛋强多了,还是我们施施心思细腻,那就这么定了,采来红菇后先把那些品相好的、个头大的挑出来,给徐长宁送去!”

这红菇应该是个稀罕物吧,送礼就要送稀罕物。

徐氏也点点头说:“我看行!这县里人就爱吃这些山味,把红菇当谢礼还真挺合适。”

唐大郎道:“事不宜迟,那我们现在就去采吧。”

于是,唐家三兄弟和三个媳妇儿都背上竹篓,去后山采红菇了。

这一去就是半下午,回来的时候个个灰头土脸的,跟去泥地里打了个滚儿一样。

唐二郎挑了个新竹篓,细心地在最底下铺了层杂草,这才精心挑选那些品相的红菇放了进去,丝毫不见心疼,装完后又铺了层杂草。

装好之后,一家人扶着唐老太太坐上牛车,赶着牛车往县里驶去。

由于他们只知道恩人就“徐长宁”,他家住哪里、家里父母是谁完全不知道,所以就先架着牛车来到了聚英楼。

来聚英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冯掌柜见多识广,说不定他会知道徐长宁家住何方,而是刚采的红菇,正好一并卖给他。

果然不出所料,一问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