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偏向虎山行(1 / 2)

加入书签

郭子仪和张守珪眼前一亮,齐声道:“到底什么法子?”

崔耕道:“待吐蕃人把工事造好,深沟高垒,莫说十万人了,就是五万人,咱们唐军也不好攻破。但是现在,吐蕃人立足未稳,就给了咱们可乘之机。”

郭子仪道:“你是说,派人乔装打扮,给咱们的人送信,让他们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但是……吐蕃人现在占了长春谷,派人送信……几乎完全不可能!”

“非也,非也。”崔耕摇头道:“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机,发动猛攻,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发动猛攻的并非别人,而是咱们。”

“咱……咱们?”饶是以郭子仪和张守珪的勇猛,听了这个计划,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崔耕眼睛一眯缝,不屑道:“怎么?二位怕了?”

郭子仪年纪轻,还受不得激,涨红了脸道:“怕?某自从从军以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谈什么“怕”字?只是……只是……”

张守珪接话道:“依崔兄的意思,咱们不仅要偷吐蕃人的大营,而且要战而胜之。换言之……你这是要六百破十万啊!那吐蕃人又不是泥儿捏的,这个法子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崔耕轻轻一拍几案,道:“二位都是用兵的行家,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现在某就问你们两个问题:其一,此计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张守珪道:“当然有可能了。莫说咱们主动偷营,就是不偷营,莫名奇妙地炸营之事也是有的。

军中严禁夜间喧哗,违者立斩,就是这个道理。”

崔耕继续道:“第二个问题,除了此计之外,咱们可有其他办法?”

“某现在却想不出来。”

“还是的啊,现在的情况,咱们除了这最后一搏外,别无他路。二位还有什么犹豫的?”

虽然崔耕、郭子仪和张守珪相识的日子不长,虽然三人中崔耕的官阶最低,但经过之前的几件事儿,三人中已经隐隐以崔耕为首了。不光是崔耕救了他们的命,关键是崔耕总在恰当的时机,找到最佳的应对眼前危局的手段,事实证明,崔耕总是正确的。

现在崔耕正儿八经的把这条计策提出来,并且说出了一番道理之后,就由不得郭子仪和张守珪不认真考虑了。

最终,郭子仪轻叹一声,道:“实在不行,也只能如此了。”

张守珪则眉毛一挑,沉吟道:“崔兄的意思是……死马但活马医?”

崔耕依旧摇头道:“非是死马当活马医,而是某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此计能够成功。”

“啥?八……八成?”

“怎么?二位不信。”崔耕微微一笑,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崔耕这话可没吹牛。

六百破十万,虽然听着就那么不靠谱。但是,这事儿在历史记载中还真发生过,而且就是在大唐和吐蕃的这场大战中。

当时,军情紧急,王晙以朔方军行军大总管的身份,带着两千精骑来援薛讷,正好赶上吐蕃大将盆达延,带着十万吐蕃军,吞兵于大来谷口

,准备对唐军发动偷袭。

唐军的斥候提前发现了他们,于是乎,王晙从手下的两千人中,精挑细选了七百人,换上吐蕃人的衣裳,将计就计,对吐蕃人发动了夜袭。

吐蕃人受到攻击之后,不知唐军来了多少人,惊慌失措,自相残杀,死了一万多人,全军大溃。

然而,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王晙手下的兵马不多,非常容易隐藏行迹,完事儿之后,就逃之夭夭了。

吐蕃人整顿好兵马,意欲找回场子,找不着王晙,只能去找薛讷的麻烦。

结果,王晙率这两千人隐在吐蕃大军之后。当天夜里,故技重施,又是七百人偷营,吐蕃军再次大溃。

这回吐蕃人可没重整旗鼓的机会了,薛讷派大军趁机掩杀,吐蕃惨败而归。

完全可以说,此战虽是薛讷的一雪前耻之战。但有一半的功劳,得记在王晙的身上。

现在崔耕这边虽然只有六百人,比历史上少了一百,但考虑到郭子仪和张守珪这两位名将的存在,这点差距也就不算什么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吐蕃的大军刚到,比历史上大来谷口的吐蕃军还要立足未稳。

当然了,细节决定成败,人家王晙能做到的事儿,崔耕等人未必就一定能做到。

稍后,崔耕和张守珪、郭子仪仔细商量了这场冒险行动的细节。

张守珪之所以能把殷利德背唐的前因后果搞的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伙俘虏中有个叫郁理敢的吐蕃大人物。他是盆达延的亲侄子,甚受盆

达延的信重。这次是奉了盆达延的命令,紧急押运了一批粮草,供应大军。

崔耕把郁理敢找来,稍微一威胁,这厮就表示愿意弃暗投明,配合唐军的行动。

崔耕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命杨玄琰手持一把匕首,与之形影不离,但凡此人有一点小动作,就结果了他。

然后,命六百唐军尽皆换上那些吐蕃俘虏的服饰,往长春谷的方向而来。至于那些粮草辎重,当然全留在梁家庄了。

一路之上,他们当然遇到了很多吐蕃人的盘查,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