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外三界和内三界,陈牧的犹豫(3 / 3)
双方目光交汇,大宋士兵们恨不得杀死所有义军,义军对大宋军队不屑一顾。
义军有几名没有携带盔甲的文人走了出来,大宋那边也是一样派人走了出来。
大宋来的是尚书省的大官员和一名礼部尚书。
抵达谈判帐篷内,双方就大宋的五州归属一事,展开了详细的辩论。
大宋这边的底气明显不足。义军这边则是豪气冲天。
关于江南五州的归属谈判问题谈得并不愉快,大宋擅长推拿打太极。一些领土问题根本没法谈。还摆出了一副势必决死一战的态度。
但他们的底气完全不足!
自从董贯带领的三十万大军战败,董贯狼狈逃跑,几十万将士被抓,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时间。
这些时间,大宋朝堂上下惶恐一片。
拳头硬才可以讲道理。
若大宋跟敌人打个有来有回,那还算好。但能征善战的董贯连一天都没坚持百年大溃而归。
赵佶跟一帮文臣听到义军战斗力爆表,无不瑟瑟发抖。
一些人甚至萌生了拥护新朝的心思。
皇帝赵佶更是惧怕义军忽然打入汴梁。亲手杀了自己,占有自己的妻女。让自己过上贫困潦倒的生活。
也许赵佶连贫困潦倒的生活都不用过,便被他人给卖了。
平民百姓们心头也布满了阴霾,这些天,大家经常聊的,是恐怖的战争何时才能结束。
当然,也有人商讨义军若是来袭,他们该何去何从。
大宋军队的战败被俘虏,代表着大宋失去了三十万劳动力。
战败更是导致大宋的威信严重降低。
大宋的城防成本和治安成本迅速升高,治安环境迅速恶劣。
如今的大宋军事上完全打不过义军,在多方压力下,自然希望早日谈判完成。
只有谈判完成,他们才能给汴梁高层提供充足的应对时间。
激烈的谈判连续进行了多天~
大宋这边提出了很多优渥的条件。
比如被义军占领的几个州已经被大宋放弃。他们愿意封工具人方腊为王。
方腊为了春风大队的整体策略,自然放弃称王的想法,说自己只是一介草民,不敢当王。
最终,春风大队麾下的义军跟大宋提出了几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双方商业互通有无,不得无故刁难。双方学习交流自愿,不得限制!
军事上,大宋必须让各部军队后撤五十里,不得无故越界,否则义军必定发兵攻击。
大宋也对义军做了很多限制,可惜战场上失败的大宋,在外交战斗中陷入全面劣势,很多策略,他们连斡旋的机会都没有。
双方在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后,总算达成了初步的和解。
但在一些隐秘之地,看不见的暗潮正在涌动。
双方的战争必然还会再次发生。只是发生时间是近是远的问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