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祢衡骂陶应(1 / 2)
面对道路两旁纷纷跪地,真心实意地哭喊着叩头谢恩的百姓,即便是已“见过大世面”的陶应,心中欣慰的同时,又莫名的惶恐。
“我虽然为你们谋了福利,可我是有私心的啊!”
矫情惯了的陶应,面对简单、淳朴的百姓,这一刻真不敢欣然领赏他们的叩谢。
“哥不怕遭雷劈,哥怕短寿;虞姬不会喜欢这样的哥!”
陶应一边心理忍受着煎熬,一边手忙脚乱地招呼百姓起身。
“快起来,快起来,我陶应所做不多!”
陶应回头瞅了一眼孙观、陶丘洪,对二人点头称赞。
“父老乡亲们,你们更应该感谢新任的孙府君,感谢新任的陶县尊,他们才是你们的父母官,有他们在,你们所得的利益才不会得而复失!”
这么好的收买人心机会,陶应却推给了下属,真不是陶应矫情。
虽然孙观、陶丘洪二人是按照陶应的要求做的,但要将泰山郡的模式不折不扣地在青州实施,就必须以神挡杀神,佛挡诛佛的雷霆手段,方能取得成功。
但凡二人对世家、豪强有一丝的畏惧心理,这事情多半推行不下去。
“这证明,哥没有用错人!”
这一刻,陶应很满意孙观的态度。
“既听话,又会做人,不愧是孙观!”
虽然没有去打听,但陶应绝对相信,孙观定是四处宣扬,将分田给百姓的恩惠全推到了“带头大哥”陶应身上了。
“主公这是‘委功’于我孙观啊!”
陶应对百姓的一番谦辞,落入孙观耳中,顿时让孙观暖心不已,眼睛也微微起雾。
“主公于我前有知遇之恩,后有维护之情,观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陶丘洪亦是心潮澎湃,望向陶应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丝火热神采。
“难怪乎年纪轻轻便获得如此成就,就连华子鱼也愿追随其后,这陶重光已不仅仅是个干臣,更是个枭雄!”
望着眼前的陶应,陶丘洪猛然想起了不久前自杀身亡的冀州刺史王芬来,心中暗暗替王芬感到惋惜。
“若王文祖有济南侯的手段与魄力,废帝另立定能成功,不至于身死道消!”
跟着陶应身后的王烈、刘敦等平原郡的才俊们,听了陶应推功的话,心中也不由得纷纷感慨。
“看看,陶应就是不一样!”
“为人虚怀若谷!”
“为人温润如玉!”
同样不到二十的人,祢衡狂傲得没边儿了,走路都昂着头,像只孔雀似的,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
“可是陶应同样差不多的年龄,已封候拜将,完全就不一样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一刻,在一应平原才俊心中,再次证实了一句话。
“盛名之下无虚士!”
不过,相比孙观、陶丘洪等人的心理反应,平原百姓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济南侯是府君、县尊的上官,若非济南侯命令,府君、县尊也无令可行呀!”
“我们叩谢济南侯,就是对府君、县尊的最好肯定!”
“济南侯,您是俺平原百姓的大救星啊!”
……
百姓的话,让陶应心中忽然有一阵恍惚。
“哥是不是又穿越回去了?”
“这里是不是该同唱一首歌,东方红,太阳升……”
陶应忙甩甩脑袋,驱除不该有的魔念,心中暗暗警醒自己。
“老实做人,不然,会遭雷……”
“哈哈哈……”
突然,一阵刺耳如炸雷般的狂笑打破了平原城的和谐,将正收摄心神的陶应吓得心肝一颤。
“不会吧,这么灵!”
心虚的陶应忙抬头望天,见不是冬打雷,方暗暗擦了一把冷汗。
“是谁吓唬哥,出来,哥保证不打死你!”
回过神的陶应,立即扫视街面,一眼就瞅见了独自站在不远处,诠释什么叫“鹤立鸡群”的祢衡。
“呵呵,众人皆醉你独醒,有点意思!”
“就是不知,你欲标新立异,拿哥当垫脚石博名上位;还是哗众取宠,自取其辱!”
身处汉末三国,什么样的怪异之人都有,乍一遇见,陶应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见陶应目光不善地望向了自己,尚未做好战斗准备的祢衡不得不仓促上阵。
“唉,这帮愚昧无知的贱民,你们如此做,难道不知反映衬出祢某的尊崇与高洁吗!”
没办法,裤裆崩了,祢衡藏不住了。
“那就开辩!”
随着百姓忽然呼啦啦跪了一地,瞬间将隐藏在人群中的祢衡给显露了出来,祢衡不得不提前与陶应战斗。
“一群俗物,令人作呕;满街愚昧,苍天悲叹!”
这一刻,祢衡伫立在“匍匐”在自己脚下的百姓之中,颇有俯瞰苍生之感。
“陶应,尔乃欺世盗名之辈,前以诗文作弊,后又僭越窃据青州,此又愚弄幕僚,乃少信寡忠无义之辈,滚出平原,滚出青州!”
祢衡的猝然发难,让陶应一脸懵逼的同时,心中莫名一颤。
“此人怎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