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陶谦考陶商(1 / 2)

加入书签

徐州。下邳。刺史府。

陶谦以手扶额,靠于案上假寐。

忽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将陶谦惊醒。

“嗯?”

霍然抬头,陶谦只见是大儿子陶商匆匆而来。

“阿爹,客人已全部送走了!”

陶商忙上前作揖行礼,见自己的毛躁,惊醒了休憩的父亲,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

“唉,阿爹老了,不中用了,稍稍耗点神,便困顿不堪!”

陶谦心有不甘地微微叹息一声,缓缓将身子坐直。

“来,你也坐下!”

陶谦双手搓了搓僵硬的脸颊,指了指身前的跪榻,语气平缓地招呼陶商坐下。

“此乃阿爹休憩之所,孩儿不敢在父亲面前僭越,站着就好了。”

见陶谦的面色没有变化,陶商心中稍安。

“阿爹没生气?”

“难道,是因为小弟获封济南侯,被拜为卫将军的缘故?”

陶商一脸懵状,对陶谦今日的态度变化,一时摸不着头脑。

“你想站着,那就站吧!”

陶谦暗暗摇头,也不明白,怎么坐在自己的跟前就僭越了。

不过,陶谦想想又释然了。

“唉,陶商,还是那个陶商!”

陶谦的两个儿子,过去在其他人的心中,一个昏聩无为,一个碌碌不堪,十足的公子哥而已。

自从陶应去了泰山郡,先被汉灵帝拜为中郎将,又被拜为卫将军,被封为济南侯,瞬间改变是世人对陶应的看法。

连带着看陶商的眼光也不同了。

甚至怀疑陶氏,是不是在行韬光隐晦的策略。

“对你小弟,被拜为卫将军,你可有想法?”

哪个当爹的不望子成龙?

陶谦自然不能免俗,此刻,他有点得陇望蜀。

“要不要学你小弟,前往军中效力?”

陶谦露出一个和煦的微笑,目光熠熠地瞅向陶商。

“什么?”

站立在陶谦面前,久久沉默的陶商,突闻陶谦的询问,猛然打了一个寒颤,吃惊地望向陶谦。

“嗯……那个……阿爹,孩儿从小连鸡都没杀过,让孩儿冲锋陷阵,孩儿……孩儿难以胜任。”

陶商的眼角有点抽抽,让他去带兵,简直就是开玩笑。

“那可是打仗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我陶商,喜欢文事,不喜欢武事!”

对陶商的态度,陶谦早有预料,所以,眼神中没有显露丝毫失望之色。

“也对,我儿手无缚鸡之力,是不适合战阵争雄。”

“我陶氏,前有老夫驰骋沙场半生,后有陶应前赴后继,这就够了!”

陶谦摸着胡须,沉思了半晌,缓缓又问陶商。

“前些时日,阿爹在廷议上,提出准备在徐州各郡县重新登记人口,丈量土地,徐州士族豪强们皆反对,你可有何想法?”

话题由武事转向政事,陶商还是一脸呆滞,摇了摇头。

“回阿爹,孩儿没想法!”

陶商垂下头,在陶谦看不见的视觉死角处,迅速地撇了下嘴。

“我陶商,无意混迹官场,只喜欢无忧于烟花柳巷,吟诗作对,呼朋宴饮!”

陶谦长叹口气,表情很是无奈。

“说得这么直接……你倒也是实在!”

陶谦之所以两次三番考教大儿子陶商,实在是被小儿子陶应给刺激的。

陶应的突然变化,打了陶谦一个措手不及,在他尚未完全适应陶应的这番变化的时候,陶应已一飞冲天了。

因此,他也想再看看大儿子陶商,是不是也有陶应那般的潜质,能不能给他陶氏再来一个奇迹。

毕竟,陶应、陶商,都是他陶谦的亲儿子。

“哪怕兄弟资质再有差别,也应该不会差距太大!”

可这一番考教下来,陶谦彻底对陶商死心了。

陶谦心中没有失落,只是失笑地摇摇头,暗叹自己太贪心了。

“阿爹,孩儿以为,您作为一州之主,对于手下这些世家,不可得罪,唯有平衡,方为上策!”

虽然陶谦的表情没有太多变化,但陶商还是感应到了阿爹的一丝落寞。

脑海突然有一道闪电划过,他瞬间想起了赵昱曾经给他说过的一段话,便脱口而出,以期挽回在陶谦心中的失望。

“哦?这是你想的?”

陶商突然慢悠悠地来了一句,让陶谦白眉微挑,诧异地打量了陶商几眼。

“嗯……”

虽然脸红心跳,陶商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陶谦捋了捋长须,认真地看了陶商一会,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和欣慰。

“好,好!那你跟阿爹说说,该如何平衡?”

陶商心中组织了一番言辞,鼓起勇气,将赵昱的话复述了一遍。

“孩儿虽然很少参与政事,但是通过平日的了解和观察,也多少明白一些事。”

“父亲初来乍到徐州,要稳掌徐州,最主要的依靠就是糜竺、曹豹、赵昱、王朗四人。”

“其中,糜竺掌粮,曹豹掌兵,赵昱管籍,王朗管吏,四个人各安其职,互相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