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灵帝之怒(1 / 2)
洛阳。南宫。嘉德殿。
公孙瓒反叛的消息,让大将军何进一阵心慌意乱。
“祸事了,祸事了!”
公孙瓒是何进举荐的,公孙瓒做出这样的事情,已不仅仅是朝廷出了一个叛臣的问题,关键是,朝廷剿灭张纯、张举及乌桓人叛乱的事情也会随之夭折。
“如今,乌桓叛军盘踞冀州数郡,若不能尽快将其驱离,这满殿的冀州朝臣,恐也不会答应!”
何进担心,大臣们会将矛头指向他。
“不会反叛的,怎么会反叛呢?公孙瓒如今是骑都尉,很快就能升迁为中郎将,如此荣耀之事,他怎会叛乱呢!”
何进赶紧又安慰自己,他很清楚事情的严重性。
上次青州刺史赵琰逃离青州的事情,何进就与袁逢一起,算计了一把张让。
如今,同样的事情落到了他何进的头上,他自然很难躲得开。
不然,上次为难陛下的红人张让算什么?
当然,上回若非为了报复陶应父子,何进也不一定会与袁逢合作。
“陛下……”
何进刚要替公孙瓒开脱,便被刘宏抬手阻止了。
“还有这两封急报,也让大将军看看!”
还有?
何进的心开始暗暗下沉,一封急报可能会弄错,再有两封,那就是实锤了。
“末将有眼无珠,错信公孙瓒小人,以致遗祸大汉江山社稷,臣有负陛下圣恩!”
何进最后的一丝侥幸破灭了,两封急报来自不同人。
第一封青州刺史赵琰的急报,何进可以质疑其真实性。
可眼下的这两封,不算陶应的急报,另一封来自平原郡太守陈纪的急报,何进不会有丝毫怀疑。
因为,陈纪是大将军何进亲自征辟的。
金殿上,文武百官尽皆悚然色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尤其是来自冀州的大臣,一听到朝廷派出的大将公孙瓒,居然将上司中郎将孟益杀死投了张纯、张举叛贼,简直骇人听闻!
“请陛下将大……”
众人刚想说“将大将军何进发配廷尉署彻查”,忽然感觉不对,这可是大将军,是外戚,而不是中常侍。
袁逢此时也不敢再装死了,忙出来引导风向。
“请陛下通缉叛贼公孙瓒!”
有了袁逢的指引,众大臣纷纷有了主心骨,立即改口跟进。
“请陛下通缉叛贼公孙瓒!”
袁隗、王允、马日磾、张温、杨彪等人推波助澜。
“请陛下通缉叛贼公孙瓒!”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都站了出来,正义凛然请求通缉公孙瓒。
若公孙瓒此时在大殿之中,即便再能打,也得在这般大臣脚下簌簌发抖。
不过,何进却暗暗舒了一口气。
“侥幸,侥幸啊!”
矛头转向公孙瓒,何进知道,刘宏不会过多指责他,他可以过关了。
“这回,中常侍们没有趁机发难,算是何某欠下他们一个人情!”
对于张让等宦官的示好,何进心知肚明。
何进微微抬头,目光一一扫过张让、赵忠等人,借机释放善意。
张让等中常侍,嘴角微微露出一抹笑意,算是回应何进。
“发露布于大汉各州,通缉叛贼公孙瓒!”
“公孙瓒乃大将军举荐,大将军有察人不明、用人不当之罪,不过,此乃是小事,朕自有处置!”
瞅着满殿大臣一致讨伐公孙瓒,闭口不言大将军之过,本就没打算要处置何进的灵帝,也借坡下驴,岔开话题。
“现如今,乌桓叛军盘踞冀州,其间百姓危如累卵,却兹事体大,众卿有何良策,可剿灭叛贼,以解冀州之危?”
刚过一关的何进,擦一把额头的冷汗,立即出班陈奏。
口口563743675
“陛下,进入冀州的乌桓叛军皆是骑兵,可调前将军董卓前往冀州,以拒乌桓叛军!”
张温闻言,瞥了一眼何进,眉头一蹙,立即出班阻止。
“陛下不可,董卓此人,中平二年(185年)时,在温帐下追剿叛贼边章、韩遂,便目无法度,骄忍无亲。如今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其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卢植也不看好董卓,站出来反对。
“董卓凶悍难制,且贪生畏死,面对五万乌桓骑兵,恐徒耗钱粮,反更使冀州生乱!望陛下三思!”
见大哥何进的建议被张温、卢植反对,车骑将军何苗心中恼怒,立即出班声援。
“陛下,董卓乃……”
“好了!”
何苗的话尚未展开,便被灵帝刘宏打断了。
“卢尚书言之有理,朝廷已没有多余的钱粮空耗。如今,卫将军陶应就在青州,离冀州近在咫尺,何必舍近求远另遣大军!”
众大臣闻言,心中顿时恍然大悟,皆暗暗无语,又默默为陶应幸灾乐祸。
“原来,还是钱粮闹的!”
“没钱没粮,董卓肯定不会前往冀州!”
“也只有陶应最合陛下心意了!”
……
灵帝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