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华歆出山(2 / 2)

加入书签

麻烦吧?”

“让你们脚不点地行军,身体吃得消吧?”

陶应高兴地一边连番问候,一边拿拳头分别在二人肩窝前轻锤几下,以示亲近。

“只要主公召唤,我等刀山火海,千万里,必趟之!”

二人从陶应的眼神、陶应的话语、陶应的动作中,皆已感知到了真诚。

陶应没有一丝的做作与敷衍,瞬间让二人心暖不已,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目光中也隐隐现出泪花。

“士为知己者死,也唯有这样的主公,方值得孙观去效命!”

“如今的陶应,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地盘有地盘,却还对我如此,昔日情谊不减,这才是糜芳一生值得追随的人!”

陶应对他们的态度一如既往,关爱依旧,瞬间让二人心安不已,感动不已,陶应也感受到了他们情绪的变化。

读者

“来,我给二位兄弟引见一下这位华先生,他可是青州、乃至大汉数一数二的高才,你们以后要多向华先生请教,会让你们受益无穷的。”

三人的互动,都瞧在华歆的眼里,华歆看向陶应的眼神变得异样。

虽然身在青州,但对徐州刺史陶谦并不陌生,许是年龄的缘故,很多大才不愿意依附陶谦,即便是王朗、赵昱等人,也是合作的成份居多,利则合,不利则分。

当然,陶谦的嫌贫爱富,也阻挡了寒门高才的投靠。

像陶应这般,身边聚拢许多死心塌地的效忠者,还真是少见。

不过,想想徐州世家子弟陈登、步骘,还有那鲁国相陈逸纷纷效忠,华歆又不觉得意外,只有佩服。

仅就收拢人心这一点上,陶应不仅比陶谦强太多,也比他见过的很多人强太多。

依附是依附,效忠是效忠,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陶应已显露出枭雄本色,对于大汉,恐非好事啊!”

华歆心有些乱,已经看不清陶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