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陶谦抉择(2 / 2)
家主,泰山有紧急信件送至。”
陶谦精神一振。
“快呈上来!”
不多时,一名侍卫进入房间,将一封信和一个包裹呈上。
陶谦接过看了一眼,果然是陶安送来的信。
陶谦急不可耐地打开,匆匆看了一遍。
这封信是陶安被陶应打发前往扶风寻马钧之前写的,信中讲了四件事。
一,卞县风平浪静。
二,泰山郡各县完成人口登记,近十万户,五十余万口,土地丈量完成,分田已顺利展开,全郡秩序井然,百废待兴,生机勃勃。
三,泰山出现炼铁新法,日产百炼兵器两千余件。
四,陶应有出兵青州迹象。
“大手笔啊,老夫不如啊!”
“这真是我陶谦的儿子能干出的事吗?”
陶谦盯着手中的信看了许久,方发出深深的感慨,陶应所作所为,已让他震惊到麻木了。
良久,陶谦搁下信,解开包袱,里面现出一柄刀来,正是泰山郡打造的唐刀。
“好刀!”
陶谦虽然老了,但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将,自然对兵刃的好坏一眼就能分辨出。
他走出房门,迎着寒风,行至一株碗口粗细的老梅树前,猛地一刀辟出,毫不费力,梅树应声而断。
陶谦收回刀,看了看刀刃,目露精芒,心中震撼。
“有如此神兵利刃,这天下何处去不得,富贵何愁守不住!”
陶谦站在院子里,以刀杵地,苍老的腰身挺得笔直,仿佛年轻了十岁。
此时的陶谦,内心一片火热,似乎冬日的寒风也变得轻柔,没有一丝寒气,他抬头望着昏暗的天际,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我何尝不想对徐州的人口重新登记,土地重新丈量,但徐州的门阀士族太强大了啊!”
陶谦这个刚来没多久的外来户,面对徐州各个郡、国豪强士族,能站住脚就不错了,若敢对他们隐没的人口和占据的土地下手,在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豪强反扑下,肯定一天都待不下去,弄不好他这个刺史要抛尸徐州荒野。
况且,这些豪强手中的私兵,加起来比天子让他这个刺史可拥有的数量还多。
这也是为什么陶谦一到徐州,便以利益交换,与糜竺、王朗、曹豹、赵昱达成妥协的原因。
“现在不一样了,我儿手中兵甲五六万,是时候对徐州这些不听话的郡、国下手了,不然,真以为我陶谦老不中用了!”
陶谦饱经风霜、布满深深皱纹的脸,缓缓舒展,两只有点浑浊的小眼睛,闪过一道肃杀和冷酷,嘴角扬起丝丝缕缕嘲讽
“启禀家主,臧霸前来拜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