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王朗献策(2 / 2)
着路人面带喜悦,神色匆匆,纷纷朝玄甲军指定重新登记身份信息的地方跑去,陶应很有成就感。
根据规定,重新登记了身份、户籍信息,就可以享受分田。
因此,此时的般阳县城,路上看不到一个闲逛之人。
二人行至一处残破的宅院前,陶应忽然眼睛一缩,急忙跑上前,从敞开的院子里捡起一块破纸片,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忽然仰天大笑。
“哈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颜良见陶应手中拿着一块奇怪的东西,帛不像帛,树皮不像树皮,也不像布块,简直就是一块破烂,如同捡到宝贝一般,手足舞蹈,一个劲地傻乐。
“主公,因何而乐?”
颜良问得委婉,是想说因何失态。
“文恒,这可是宝贝,改变世界的宝贝!”
陶应想将手中的左伯纸递给颜良,又担心这个家伙太粗鲁,损坏了纸,还是忍住了。
这一刻,陶应拿着手中的纸片,比打了胜仗还高兴三分,一屁股坐在破门槛上,等待主人归来。
当然高兴了,陶应心心念念的造纸人,在这里要有结果了。
陶应捡到的纸片,是这个时代出现的“左伯纸”,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姓左的人改造的,而且就是青州人。
按照历史,左伯纸也是在中平末年这个时期才出现的,和它一起出现的还有韦诞墨和张芝笔。
可是这纸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流传出来,估计也是跟蔡侯纸一样,制造不易,产量不高,大小不一,价格太过昂贵。
如今写字、传信,依旧用竹简和锦帛,一个太麻烦,一个代价太高。
“蔡邕在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用到左伯纸、韦诞墨书写吧,不知他续写《汉书》的计划怎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