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念之慈(1 / 2)

加入书签

黄巢待众牧师离去,摸了摸发烫脑门,走到我面前道:“好生养病,过些时日还有大事要做。”

“成。”

我原以为他是草头王只知道打打杀杀,没想到重塑华夏之正统,爱惜百姓,痛责胡人,如此爱憎分明,颇有明主之象。

“我本不想杀戮,是他们欺人太甚。你也看到了,我华夏可以胸怀天下,海纳百川,却不能无端受人欺压,任人宰割。”黄巢挤压着指关节道:“他们将人关入魔窟之中,死了还要放血、刮油,点天灯,尸骨掺入沙泥里还要夯成地基,这是人干的事吗?都说众生平等,也该有人替我华夏族人出头了。”

谢瞳附和道:“蛮夷,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固其常性也。置之中华,有损无益,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不若悉数杀之,永保南海昌盛。”

“我也正有此意。他们占据南海,亡我华夏之心不死,若不行些霹雳手段,他们真以为咱们好欺负,不出数载,南海将不归我华夏统管矣!”

“你想将他们赶尽杀绝?”我问道。

“华夏之于蛮夷,胁之不为不忠,乘之不为不义,迫以凌之不为不仁,只因他们与禽兽无异也!对他们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一旦他们翻过身来,我华夏必将再遭浩劫,不若赶尽杀绝,不留遗患。”

“.......”

“我走了。”

我嗫嚅着嘴唇道:“我有一事相求。”

“你说......”

“黛绮兰......”

黄巢心下会意道:“她帮着义军进城,立下大功,我已恩准她兴复摩尼教,不会动她族群,你放心好了。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凡事恩怨分明,有恩必报,有仇不饶,黛绮兰和她的教众帮了我,我自然会善待她,至于那些蛮夷、胡人,他们杀戮太过,也该血债血偿了。”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黄巢拍拍我的肩膀道:“你好生养病,我走了。”

我目送他离去,知道他的做法是对的,可心里总觉得杀戮太过,必生不祥,可一想到魔窟里惨死之人,叹息一声,颓然倒在床榻上,身子骨生疼,心里乱糟糟的......

“别胡思乱想了,睡一会儿吧。”繁花替我掩上丝被,柔声道。

“我睡不着。”

“你心善,我知道。”

“就算是胡人,也应区别对待,不好赶尽杀绝。”

“黄王做得对,若不赶尽杀绝,魔窟里惨死的人,灵魂如何能得到安息?凡事有因必有果,那些胡人做的太过,不杀他们,不足以平民愤,黄王想要收买人心,必须杀了他们才能募集到军卒来。”繁花轻揉我的额头,舒畅我的心绪道:“城里一下子涌进那么多人,食物快不够了,市面上物价飞涨,出现了短缺,胡人不思报效,还想着一毛不拔,继续享受特权,欺压良善人,你说成吗?不成!非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不可。”

“不好杀戮太过。”

“活下来的胡人会善罢甘休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变生,悔之晚矣。不若尽杀之,做大事者不好畏手畏脚,太过心慈手软。”

“可是......”

“你忘了他们是如何在大荒海上抢夺你的海船,你又是如何反击的?”

想起大荒海上与胡人搏杀的往事,心头一阵沉重。

是啊!事不关己才会宽仁大度,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岂能善罢甘休,非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我喃喃道:“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繁花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帘栊响动,朱三重又折返回来。

我翻身坐起,将胸前玉佩扯了下来,交给他道:“这是你二哥留给你的。”

朱三接过玉佩道:“若非你,我二哥尸骨无存,有劳你了。”

“他的头颅还在吗?”

“在!我已妥善保管在木匣之中,待浮图塔建好了,就将他供养在塔里。”朱三看着我道:“我二哥有遗言留下吗?”

“他让我割了头颅交给你,叮嘱你,不要让他客死他乡成了孤魂野鬼,将他埋在祖茔之中,与令尊葬在一起。”

“这......”

朱三打算落了空,稍作犹豫道:“我会妥善安排。”

“他让我告诉你,他很后悔,后悔当初不用功苦读,不听爹的话。若非如此,也不会早早离家干起这杀人的勾当,坟前祷告时,对爹说,他知错了。”

朱三心下黯然,父亲死了,二哥也死了,这世间只剩下娘和大哥了,如今兵荒马乱,也不知他们过得好吗?

“你二哥口中有一枚龙胆,你看见了吗?”

“是这个吗?”

朱三从蹀躞带里取出一枚光盈盈红润之物。

“是!这枚龙胆是他让我带给你的。”

“带给我?”

“他说这世道太乱,心肠硬些才能成大事,心太软,只能仰人鼻息,受人差遣,连身家性命都难保全。你机智有余,魄力不足,想成大事,胆子须大些,他让我剖了龙胆给你,就是想增你胆气,助你成为一代豪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