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溢满阳光的地方(1 / 2)
绿市的早上微风吹过小小门前的勿忘我夹着淡淡的清香迎向屋里的窗子,总是习惯开着半扇窗睡觉,夜晚可听到到星星们低语,清晨可触到微风清凉。风顺着窗子吹向了房间内,随之而来的还有耀眼的阳光,说是今天出去玩儿,没想到天气这么好。
“起来吃饭啦。”邦邦穿着米白色的围裙,右手拿着木制的铲子,左手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
“你咋起的这么早,我再睡会呀!”
总是喜欢起床后在床上赖一会的我,好像舍不得我温暖舒适的倦意似的总是缓慢缓慢的起床洗漱。吃完饭后,和往常一样一起骑车去了町山,最喜欢和邦邦一起去町山了,每次去都会一起爬上山顶,站在山顶遥望山脚下的景物,那是一种极其开阔的心情与视野。谁让正好又逢上这么个好天气呢。
缓缓的登山过程中,看着周围的小草小花们,顿时在心中涌起了一丝甜蜜。和等等在一起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收到过花,为什么呢?
第三次分手是因为什么呢?
快毕业那会儿觉得自己总算是可以正大光明的谈恋爱了,这下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心意了吧。不过在一起这种事儿也不能我先说吧,这显得我多没面子呀,再说了以后谁再问起谁追的谁,显得我过分主动了吧。那他要是不说就算了,就这样吧,哼。心里虽是赌气着这样想,可还是没耐住性子。
“你要不要谈恋爱呀。”
“跟谁”
“嗯......”
“你同意咱俩在一起了。”
“嗯嗯”拜托,大哥,你啥时候也没主动很正式的说要跟我在一起呀,还同意咱俩在一起了,说的跟你先鼓起勇气挑明似的。不过这样也好显得像他先追我一样。
十几岁的小小,现在的我想告诉你,你先追谁并不丢人好吗,我喜欢的我就要得到有什么的,再说了你先追他显得你多有眼光和执行力呀。相反他没有鼓起那样的勇气才是不那么自豪呢。你很棒的小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没有什么丢不丢人的,最后在一起幸福就好啦。
可是我当时忽略了一个重点,我们并不在一个城市,那要是谈恋爱的话不就还和从前一样每天抱着个手机聊天之类的。可是当时的我哪想那么多。只是想有个男朋友,而那个男朋友又必须是他。可是和等等真正在一起后,他说的话在我看来显得过于亲昵了,对于他这样的转变我着实接受不了。
“等等,要不我们分手吧。还是像之前那样相处好啦。”
“为啥。”
“嗯,我觉得那样会比较舒服。”
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了,这样分手之后彼此之间就产生了看不见的隔阂。为什么接受不了那么亲昵的话语呢?为什么不能像其他情侣那样享受世俗的甜蜜呢?在家里我也是和家人很正常的说话呀,那种过于直白的亲切的话语如果在家人之间说的话就会感觉很奇怪,就怪怪的,有种过于肉麻的感觉。我为什么一直忘不了等等呢,既然他身上有那么多点我接受不了,为什么还是一直和他反反复复的纠缠呢?
或许是因为等等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吧,总是可以把我身上存在的尚未补全之处十分清晰甚至过于清晰的展露出来,与其说我是接受不了等等这种在我看来过分亲昵的话语,倒不如说是我内心有一份想要直接表达的欲望一直被自己压制,压制。当看到等等可以如此肆意大胆甚至习以为常去表现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去逃避,去否定那些我当初并不具备的能力以维护完美的我的自尊。
和等等很尴尬的那些日子里,就会一直把责任和过错推到等等身上,是他太肉麻了,所以我才提出分手的,根本不是我的问题。就这样在内心纠缠了很长时间,直到看到或者说将注意力转移到身边的人后才感受到妹妹的性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是多么的令我羡慕。她可以大胆放肆地表达自己的喜欢与讨厌。她可以在父母面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她想要什么东西时,就必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些恰恰是我当时并不具备的。我的感情是内隐的,想要什么也不会直接说出口,而是会在内心里纠结。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考虑的最多的是我配的上吗?
当我意识到那样直接的表达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他人和自己的美德之后,便开始尝试去学习这样的表达能力。之前等等说要送我什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非常坚定的拒绝,就好像要标榜自己是一个不随便拿别人礼物的女生一样。可是朋友之间不也是会互送礼物,那样的相处我觉得很正常,为什么就接受不了等等的礼物呢?或许是因为太想在等等面前展现出自己内心的完美形象了吧。所以表现的拒绝也显得有些过分。
是呀,现在才明白你既然想要和这个人长久的在一起,两个人之间就不要分的那么清楚,相互亏欠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当初我很想要那个礼物却没有嘴硬的说我不要,不喜欢的,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你的话,如果当初的我学会接受你对我的好意我们之间的关系会不会不一样呢?只是时间已经过去,那个太过幼稚的我遇到了同样的你,两个人彼此折磨,现在看来也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呀。
“看这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