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变化(1 / 2)
现在的清漪,因为诸多成果,她的身边除了之前的周墨霖,暗地里还有一队保镖,平时隐在暗处,但只要她出事,保卫人员就会显现出来。
当然,这也是因为清漪贡献很大,而且还不是长期待在基地里的。
清漪虽然很忙,但是她每个假期都会在家待一段时间。
现在顾老爷子已经从郊外的军队,搬到了首都的军区大院。
他只做一些重大事务的决策,一般事务都转交给了大儿子顾临远。
近两年,由于大学生的陆续毕业,医护人员也得到了补充。
现在顾奶奶也只是去做一些院里拿不定的重大性手术,平时就和顾爷爷一起呆在家了。
平时他们出去跟其他的老头老太太唠唠嗑,也在家给孙女亲手做点吃的,很幸福的退休生活。
这也就是顾家有了清漪,能保证顾家的地位,甚至还能提升。
要换了其他人,到老都要时刻关注局势,避免被牵扯进去。
近几年,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腾出手来大力搜捕特务、间谍、卖国者,全国上下,气氛一下子就被拉紧了。
有眉目的抓进去,有嫌疑的农场改造,曾经有过欺压百姓和陷害忠良的人,没有构成死罪的下放。
各部门雷厉风行,国外安插进来的特务,关在监狱里,有价值的就敲国外一笔,没价值的死了还要大摇大摆地送回去,看,你们国家的军人为国家出生入死,可是国家却舍不得一点钱财来救你们。
这一番骚操作,弄得外国乌烟瘴气,人心尽失。
国内也是,曾经的恶地主、汉奸也都在农村进行劳作,晚上进行思想改造,就是上夜课。
百姓可以对欺负自己的人告状,但是不能仇富,风气要绝对地摆正。
由于农村生活的改善,以及国家大力提倡青年下乡,助农脱贫致富,而且主动下乡有一些资金和生活补贴,再加上现在通讯便捷,交通也快了,家人还可以时不时去看看,好像也不是那么难。
所以,有许多人报名下乡了,大部分都是生活贫困的,因为城里工作实在是不好找,干苦力他们不愿意,做生意没货没人,甚至一些岗位更愿意招农村人,能吃苦能干,所以这部分上不上下不下的人,就选择下乡,起码家里能减轻一点负担。
当然也有真心想下乡帮助农民的,下乡当教师,当养殖专家,教当地百姓识别药材、种植药材等等,头一批有个人最出众的,教当地百姓用他们家家户户的都有的花生榨油,还建了作坊,后来发展成了工厂,那个贫困村一下子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贵村。
这个事迹被走访调查的记者发现,登上了当地的省城日报,后来又被龙国日报转载,全国闻名。
有了榜样在前,更多的人选择下乡援建了。
画面转回来——
这天天气不错,17岁的清漪已经长成了一个肤白貌美的明艳大美女,后面更是跟着个看着就不好惹的保镖——周墨霖。
经过十来年的潜移默化,周墨霖不仅没有变老,而且还被治愈了暗伤,显得格外的精神抖擞。
又因为他暗地里处理了不少明枪暗箭,人也变得格外的锋芒毕露,就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所以上级在看到他的这一变化,再加上清漪没有更换人的想法,所以周墨霖一直是清漪的保镖。
首都现在变化得很大,这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心,经济发展最为繁荣。
虽然现在还处于半开放状态,人员流动有时间地域的限制,但是,农村可以进城里来买卖一些东西,甚至可以买商铺买房子,这些都已经被允许了。
农民有了蔬菜、鸡鸭猪肉、山货等的收入,更有机灵的人找些心灵手巧的嫂子、婆婆做美味的糕点或者裁剪漂亮的衣服到城里卖出去,这又是一笔收入。
这些使得家里的金库变得充盈起来,日子也变得越来越红火。
但是首都城内,已经是飞车跑车随处可见,通信塔高高矗立,整个城内基本全是太阳光板覆盖,太阳能发电,清洁又环保,各种家用电器,那是琳琅满目,连装东西的袋子都直接从蛇皮袋上升到了空间纽。
这几年首都工厂效益愈发的好,工人的福利待遇自然也有所增长,基本上家家户户只要攒上几个月的钱,就能买得起一个容积不是很大的空间钮,塑料袋直接被略过了,你说垃圾袋,没必要,现在的垃圾桶都是智能分解,大街上小区内,随处可见。
手机平板笔记本已经都出现了,只不过因为技术研究不够透彻,产品更新换代需要市场缓冲,国家也需要积累资金,所以除了保密单位外,市面上流出的都是基础版本,几年时间了只是更新了一代,当然清漪用的是她自己亲手设计的最高端产品,性能自是比市面上的更优异。
由于科技的发展,教育医疗等也都有显著的提升,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更优质的保障。
高楼林立,花草树木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令人心神清爽。
也不乏有古色古香的商铺、建筑群,当然留下来的古四合院也有,除了私人的,其余的国家接收,统一由历史建筑界的大佬设计整改,有些成为旅游景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