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拉拢(1 / 2)
其实结合自己掌握的消息来说,李景隆觉得上官秋寄说的话可能性极大,即使无法证实,但是宁可信其有对自己也没坏处,便说道:“好!那就依小姐所言。怎样营救朱思思小姐不知道小姐可有办法?”
等的就是这句话。上官秋寄问道:“相信将军已经做了相应部署,不知可否告知小女子?我们好做下一步的规划。”
李景隆也爽快的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告诉你也无妨。你来报之时我就开始安排心腹之人分成几个小队对我们军营之中人员进行暗查。相信不久就能找到可疑之人。如果思思姑娘在我军营之中,一名女子更是很容易就查到的。”
就这?上官秋寄心里冒出这两个字。只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迎合道:“将军果然大才,相信一定能查出思思姑娘所在。这厢就拜托大人了。”
其实就李景隆这样去查,上官秋寄知道不可能查出什么来,毕竟他们很狡猾。从掳掠朱思思,到逃跑路线,再到安排安全的地方避避。充分能说明他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岂是就这样点兵式的排查能查到的。但是转念一想,朱思思组织里面的人也有安插在军营处的,这样岂不是会把组织的人也暴露了。
就在上官秋寄想着说辞怎样才能更好找到朱思思并把她救出之时,帷帐之外一个声音从很远就传了进来“报。。。”
来不及让上官秋寄出去,李景隆只能把她安排在屏风后面。
“什么事?”李景隆没好气的看着眼前的传令兵。
“皇上有口谕,令我加急送往军营。”
见状,李景隆跪拜接旨,只是心中奇怪,这京师之内没有外寇入侵,皇帝传旨不是派太监来也不是大臣来,只是让一名传令兵来,自己也是第一次碰到。
“皇上说,爱卿不用跪拜,这里有密信,爱卿一看便知。还有皇上特命信国公掌五军都督,凡城内一切军事要塞均为信国公节制。”
“臣领旨。”
礼仪跪拜毕,李景隆走到传令兵身边轻声问道:“不知道有何事发生,皇上还有什么吩咐吗?”
传令兵只是一句不知便退了下去。
看着传令兵退出大帐,上官秋寄走了出来,对李景隆说道:“看样子太子大限将至!将军一定要做好准备了。”
其实听到早已归养的信国公开始执掌五军都督府,李景隆就知道大事就在眼前。加之上官秋寄之前对自己说的话,心里基本上确定确实是太子这边出了事情了。
李景隆也没避讳,当着上官秋寄的面拆开了密信。信中皇帝先是以家族长辈的话语慰问着自己,也告知了自己太子府上出了急事,现在自己手上这五千精兵就是拱卫京师保证不乱的关键所在。然后要求李景隆多安排眼线掌控好军队,准备随时听候调遣。
“果然。。。”不知是惊还是吓,李景隆看完密信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上官秋寄适时的对李景隆说道:“估计皇家一直对外隐瞒着消息,不知道其他人获取消息会在何时。如果消息一经传出,将军必是多方拉拢的对象。如今切不可轻举妄动。”
不知怎么回事,虽然与上官秋寄相处时间并不长,但是李景隆心中却特别期待她能给自己指点迷津。恍惚一阵后,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既然皇帝陛下已经下了旨意要大人掌管好军队,肃清军队眼前的事情您可以放在明面上来做了。您现在就可以自上而下指派任务查出奸细。这样做的话,一来,您能确保关键时间完全掌控这支军队,这是您的底气所在;二来,也可以更好的查到思思姑娘所在。”
听着上官秋寄的意见,李景隆对营救朱思思不感兴趣,但是掌控军队为自己以后的筹码增值倒是必须,一经思考也就答应下来了。
“升帐,开营”,随着鼓声响起,军营之中校尉以上军官全部戎装到场。上官秋寄也回到了自己休息的营地等候着消息。
只是上官秋寄回到营帐之内却不见小黄的身影。各种询问附近的士兵都表示不知道她去哪里了。就很突兀的消失了一般。
在军营之中,上官秋季不能随便乱跑,只能在营帐之中焦急的等待。
好在没让她等多久,李景隆就安排人请她过去说是有事情要商量。
“姑娘,我根据你说安排人员一层层查下去,确实查出一些可疑之人。里面有燕王的眼线、晋王的眼线还有几个人不能招供,不过我的人说看到过这里有一个人曾和你带来的那个小侍女有过沟通交流。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他们是哪里的?”李景隆开门见山的说道。
其实他这么一说,上官秋季就知道肯定是朱思思组织里的人,只是自己不能说那么多,只是回到:“哦,那应该就是给我传递太子府消息的人。”
上官秋季并没有直接说他们是太子府的人,不过相信李景隆已经断定他们就是太子的人了。其实这样也是最好的,起码碍于太子府的情面,李景隆不会太过于为难他们。
“那我应该怎么处置他们?”李景隆有意询问道。
“大人,这是您的职权,小女子不好多说。”上官秋季并不接茬。
“对了,你带来的那个小侍女跟一位蒙着头巾的人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