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发(1 / 2)

加入书签

凌晨五点,天色尚黑,风吹动着树叶,‘刷刷’的声音像是在窃窃私语。

“滴滴滴滴”孟诚手机闹钟铃声响起,他一把按掉,迷迷糊糊地坐起来,转动了一下脖子后翻身下床,摸索地打开了灯,刺眼的灯光让他一阵恍惚。

他向前走去,差点被地上的背包绊倒,立马稳住身形,再次往洗手间走去,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梳洗。

他擦了擦镜子上的水雾,看见拨开的刘海下有道隐隐的伤疤,突然想起小时候流落街头的往事,不禁苦笑地甩甩头,对自己道:“别想了!该干正事了!”

他用热毛巾狠狠地擦脸,接着就换上一套黑色登山服,先走到隔壁房叫醒胖子。

出奇的是,这回胖子没有赖床,反而早早地换好一套大号运动服,外头套着一件皮衣,躺在床上玩手机。

孟诚轻轻地走进房间,说:“你今天挺自觉的啊!”

“那必须的!胖爷我很靠谱的,怎么样?要下去了吗?”胖子坐起来说。

“嗯,差不多了,你再收拾一下东西,对了,多带一件厚衣服。”孟诚提醒道。

他却不以为然,摆弄着身上的皮衣,说:“不用,我的脂肪再加上皮衣,绝对够了!”

孟诚没好气地说:“随便你,山里温度多变,你应该也知道。好了,十分钟后,我们一起下楼。”

民宿正门,静静地停放着一辆全黑色的小巴,还未到六点,他们就看到另外六人都在门口等待着。

穿着一身绿色轻巧冲锋衣的董箐箐坐在楼梯上,双手托腮打着瞌睡,董达靠在她一旁的栏杆上警惕地守着。

正门右侧,常思缘身穿暗色防水风衣,上衣袖口和裤脚都紧绑着,她紧抱双臂,挺直身子站着,常盛则盘腿坐在地上,双眼直视远方发呆。

另一边,刘遇两人面对面低声商讨着什么,全然不理会其他人。六点刚到,远处天边微微泛白,老李带着一位生面孔的瑶族青年走出来,向众人道:“各位好,接下来会送大家到猫儿山半山入口,那里非常隐秘,都是当地人才知道,游客一般很少去的。本来应该由我来护送各位的,只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我侄子也是非常熟悉这条山路的猎户好手,这次就由他带大家过去。这里,老李先预祝各位马到功成!”

刘遇连忙上前,道:“李老不必客气,那就有烦这位小兄弟啦!”

那名瑶族青年害羞得脸红,说:“大家好,我叫阿宇,这里过去路程大概一个钟,各位可以在车上休息一下。”他

说完就立即打开车门,邀请众人上车,孟诚转身和老李挥挥手告别,跟在最后上了车。

阿宇端正地坐在司机位上,调正倒后镜,便发动车子。一路上,刘遇不停地和阿宇套近乎,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阿宇,我第一回进山,比较紧张,你不如跟大伙提一下,猫儿山是什么地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刘遇坐在第一排,身子前倾道。

董箐箐微微站起来,靠着前座椅背附和道:“是啊,反正一路无聊,宇哥哥,说说看嘛!”

阿宇顿时脸就红起来,通过倒后镜看了他们一眼,局促道:“既然各位想听,我大概讲一下,但不知道对不对。

猫儿山海拔2141米,五岭中的越城岭山脉最高峰——神猫顶,为华南第一高峰,是‘山海经第一山’,因此被称为䧿山之首。它的峰顶为花岗岩巨石,形似卧猫,故称猫儿山。”

胖子这时也没有了睡意,听着觉得有趣,举手提问:“为什么是山海经第一山啊?”

还不等阿宇回答,常思缘看着车窗外飘过的细雨,漫不经心道:“缘起于《山海经·南山经》第一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猫儿山峰顶为群山最高峰,丽之水对应漓江,而漓江发源于猫儿山,西南流向桂林市,距离桂林仅有81公里,各项描述都对上了,所以被称为山海经第一山。”

阿宇一边开车一边点头,说:“思缘小姐真懂!我是引述不了这些古籍,不过听老人是这么说的而已。不过,你们除了小心大型猛兽,还要注意藏酋猴,行动敏捷,性情暴烈。”

胖子仿佛提问上瘾,还想举起手,就被孟诚按下去,说:“好了,你别瞎问,让别人专心开车吧!有什么不懂的待会问我。”

他耸耸肩,顿时失去兴致,竟然靠着孟诚肩膀一下子睡着了。

一时间,车上就回荡着他的呼噜声,董箐箐探出身子,回头瞪了坐在最后排的胖子一眼。

孟诚也不管,只是把他的头推开,看向窗外轻飘飘的雨丝。

不知经过多少道险要的弯道,不断爬坡,众人都被惯性甩得左右摇晃,董箐箐脸色发白,几乎受不了要吐出来。

只有胖子一人熟睡不醒,孟诚不停地扶住他的头,辛苦不已。

好不容易,小巴终于爬上最后一个陡坡,阿宇熟练地拐弯停车,拉好手刹,打开了车门,离开座位对大家道:“各位,到地方了,慢慢下车吧!”

董箐箐第一个冲下车,董达拎着沉重的背包跟上,在一旁拍拍她的背,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