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浮华暗危(1 / 1)

加入书签

贞庆五年冬,京华城除夕夜张灯结彩,恢弘雅美。映光倒烁的细雪绵绵而落,轻轻平稳堆积在镀金龙轿檐上,轿檐下连九转彩玉碎流苏轻如柳,两跟百年枫木轿杆前后各有十六华服绣丽的轿夫,轿队前沿是细绣飞鱼金线蝉花铜盔陌刀禁卫军气宇不凡,正步挺立。两旁百姓各着华服叩首相迎。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呼声从道宇两旁响起,而且正坐轿中的便是李唐朝当朝皇帝——崇光皇帝李仓。寒风徐徐吹进绒帘,李仓双颊微红,手着玉盏载琼浆,双目迷离且失神,侧旁骑高马戴三眼花翎荷绥帽,身着藏青九蟒五爪袍,仙鹤遨游其间,朝珠三串携雪的老者低头拱手斜身在龙轿旁说道:皇上已经连续三年御驾巡街五道门内,五道门外的百姓已经盼临皇恩许久,今日臣斗胆请求皇上巡街五道门外,臣已经加派陌刀军定护皇上周全。“

“平海,你去年不是说五道门内皆代表李唐鼎盛之风,可为李唐主流之势,五道门外无需巡街吗”?“

“臣目光短浅而皇恩深厚,不得不为民着想共赴皇恩!“

“那就依照爱卿之意,训词后摆驾五道门外。“

“臣遵旨!”

轿队在百呼万和中缓步而行,行至三道门广场停轿,禁卫军两排挺立,一位位达官贵人携家眷带家仆叩首呵呼,龙轿绒帘被奴仆掀起,李仓身着披肩龙袍揉搓扳指俯临百姓:“今日与天同庆,与民同庆,共度佳节之外更是希望广开言路,体恤民情,若各位有何上鉴,实实报与。”李沧双目无神念叨着这倒背如流的剧词,雪落在眉梢。

人群前头一位花甲老者身着华贵,两旁侍女却身着单薄风姿有韵,虽是雪落,但冰肌玉骨,惹人怜爱。老者道来:“自皇帝登基以来,统御有方,四平海内,繁荣平安,家和事兴,路不拾遗,可谓太平盛世也,何来上鉴?且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平身!”李仓张手一挥便头也不回转身入轿,只听身后恭送吾皇的声音渐起,轿队缓缓离开三道门,花甲老者面带恭敬之色转瞬收之,转头面露淫邪搂住侍女柳腰缓缓离去。

轿队缓缓走出五道门,两旁石狮覆雪目光炯炯盯着李仓,两旁的建筑也逐渐从富丽堂皇走向高低不一,种类各异,可终究也是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中。

“皇上亲巡驾到,尔等速来叩首恭迎。”随着领头太监高呼道和锣鼓齐响,两旁的铺门渐渐打开,陆陆续续各色身着不一的人等在雪地叩首。一片零零乱乱的响声依稀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突然人群的后端被切开了一个豁口,一行快马疾驰而来,迎首的是身着银铠素辫纹麒麟的五门提督,他呵马应声:“臣参见皇上,恕臣未先命得知皇上出五门,未能远迎,请皇上降罪!”

就在提督说完片刻,一个孩童挣脱母亲拉着他下跪的手冲到道路中央,指着龙轿大骂道:“你就是狗皇帝!还我姐姐来,你个狗皇帝,快还我姐姐来,姐姐从去年被你掳去就音信全无,呜呜呜…”小孩一边说一边抹着眼角的冒热的眼泪。而他的父亲却是大惊失色,连跪带爬的冲向孩子,一把将孩子抓下跪,急声道:“皇上恕罪,鄙人犬子是受他人蛊惑,并无对皇上的一丝不敬,还请皇上开恩饶恕犬子,鄙人必然严加管教,求皇上开恩,求皇上开恩啊!”一边说着一边打着孩子耳光,如雾一般的热气在哭声和寂静中升腾。

“胆敢有辱皇上,此乃无赦之罪,汝子管教不佳,犯下大错,臣今日就地正法,以示皇威!来人,当街斩!“提督说罢,便携兵卫走向父子。

“卿稍。“李仓缓缓独自拉开绒帘,寒风吹拂却肃穆而立。提督立马拱刀请指。

“汝说朕掳走家姐?朕登基五年来只立一位英氏,朕独宠于她,何来下旨掳走民女进宫一说?“

“皇上莫跟这黄口小儿辩驳,有辱皇上英明,其必定是受奸父影响,有不臣之心,依臣看,应当诛九族,择日问斩,以振皇威!“提督拱手低头道。

“平海,速去查探掳走其家姐为何人?查得这冒名顶替祸害英名之人,杀无赦!若是并无此人,则将其父拖入牢狱,改日流放。朕累了,起轿回宫,此事不必再提。“李仓揉搓扳戒徐徐道。

“臣遵旨。“平海低头遵旨,帽檐一斜给了提督一个阴邪低沉的眼神,提督罢是心领神会道一句:”恭送皇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