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打哪儿来的回哪儿去(1 / 2)

加入书签

元青插上耳机,循环播放那首歌。嗓音带着些稚嫩,歌词却很熟悉。她一路找过去,时间从清晨七点钟跳到中午十二点钟,直到高反现象出现,依旧不见人影。

山上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却像是全部集中到了她身上,压得人喘不上气。基本从上大学后,她的运动量就呈直线下降。工作之后锻炼身体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

她都几乎快要爬上山顶了,还是没见到有人在。

直到要撑不住时,才在山腰上,她右手边一点的位置瞥见一群人。元青缓缓使着劲儿往下走,有时候用力不稳整个人就会滑下山坡,等到了那里,衣服上全部都沾着雪花。

她顾不上检查自己的情况,只想在人群里找寻那个熟悉的身影。

可一张一张脸看过去,完全都是陌生面孔。元青听着他们有些人说着自己完全不懂的外语,甚至分不清那是哪国的语言。

可能是一上午的寻找实在太累,又或者是高原反应确实太严重,元青的眼皮越来越重,只隐约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往她这边看了一眼,之后就瘫倒在雪地里,眼皮开始不受控制地闭合起来。

等再次醒过来,已经身处当地医院。

她的军绿色大衣被脱下来放在一旁的衣架上,护士正在帮她换吊瓶。

“你好,请问是谁送我到医院的?”她还记得昏迷之前那个轮椅上的人,可是检查了信息,只有几通来自刘奶奶的电话。

“嗯...我想想。”护士似乎没什么印象。大概等了两分钟,她把隔壁床位的吊瓶也换了水才转过头,“想起来了,是个挺可爱的女生,她扶你过来还费了很大力气呢。”

“那有联系方式吗?”她更急切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

什么线索也没问出来,元青只能呆坐在床头,抬眼看着吊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漫长得和这次的旅程一样。

手机里传过来叮咚一声,原来是社交软件上的好友提醒。无外乎谁的生日又快要到了,或者和谁加好友时长达到多少年。也许实在是无聊,许久都不会点开一次的元青,伸出手点了上去。

里面弹出一条好友信息:你和宋凛于十年前成为好友。

她的目光被上面短短几个字吸引,来来回回在“十年”那两个字上打转,鼻头一酸。

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呢?她怎么可能像他一样云淡风轻般走出这段感情,然后重新开启一段所有人都劝她开始的爱情呢?

吊瓶打完,陈子石也赶了过来。估计又是刘奶奶催着他过来的。十几岁的男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何况他都快高考了,这段时期更重要。

元青总耽误他的时间,有些过意不去,后面连着几天都留在屋子里,哪儿也没去,顺便调整调整精神。白天起床不算早,困在床头总觉得睡得饱,心思安定了许多。

也许是潜意识里觉得宋凛也在的地方要更加有安全感。

常常是下午起床之后,元青就会为陈子石辅导功课。两个人围在火炉一旁的方桌上。幸好他学的也是文,两个人年龄有些差距,课本内容倒是没改动多少。

她上学时候也是学霸一枚,只是时间一长那些内容也有很多忘记了。于是陈子石就趁着刘奶奶不注意打趣她,“元青姐,奶奶还说你是高材生,让我多跟你学习。这道题这么简单你都不会?”

元青敲敲他的脑袋示意他闭嘴,就算不会那也是考上了大学的高材生。

周日那天,元青起床之后没看见陈子石。吃完午饭刘奶奶敲敲门进了元青房间,把手里剥好的板栗递给元青,问她有空没有。

“我没什么事的奶奶,有什么问题吗?”

“陈子石那小子跑出去玩,电话还关机。在冰雪小镇里头,你去帮我找找。下午有个客人要过来,还得他去接人。”

“好,我换身衣服就过去。”元青换上那件军绿色大衣出了门。

“冰雪小镇”在导航上显示只是一家滑雪小店,她没想到在附近就是雪山的地方还会有这样的店 ,以为这样的店生意可能不会太好。可直到走到店门口,还能看见店门口不断有人在往里进。

不过必须有票,元青也只能买了一张。

负责人领着她换了一双溜冰鞋,也许看她穿的衣服奇特,倒没有让她换衣服。

冰雪小镇里面亮着雪白的光,两边都立着用冰砌出来的小熊和小兔子,还带有一个冰雪滑滑梯。有些是家长带着小孩儿,还有一些是情侣之间手牵手滑冰。

还没找到陈子石,她已经在担心万一一会儿看见他和女朋友手牵手,要怎么办?是该装作不认识般转过身去,还是装作自然,上前打招呼?

尽管现在的首要问题并不是她会不会遇见他们,而是她只能撑在边缘,一步一步借着力道滑行。她完全不会滑冰。这个冰场确实足够大,要绕一圈确实得费不少时间。但是场中心人太多,她只能这样一点一点寻找。

绕了大约三分之二,她没找到陈子石,倒是瞥见中央一个黑色背包从滑梯上滚落下来,然后一群小孩子不懂事,穿着冰鞋滑过去,背包被踩来踩去。

元青看着也只能干着急,又担心包里会不会有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