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致富的带路人(1 / 2)

加入书签

张达豪:“我们这里最早就是一个打铁的弯子,我和你们的爹爹,你们的爸爸都一起打过铁了的。”

杨慧莹笑着说:

“我们小的时候,就唱这样的儿歌: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叫我歇一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学打铁。打铁一,干渣一;打铁二,‘难活’儿;打铁三,朱尔山……

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慢慢明白了。”

张美婷笑着说:“小时候,我也会唱!”

张达豪:

“高圣君就出生在这“难活”湾里。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怎么难活,高圣君无从知道。

但随着他的长大,不仅会唱了这些童谣,还感觉了冷兵器时代,在这里留下的痕迹,打铁铺。

他立志要当穷苦人的福星。造福地方人民。

他梦想当一个小学老师,他看到饿得面黄肌瘦的小学生,在砖头垒起教室上课时,他想改变人们的生活。

就想亲自下地去种庄稼,最好亩产过千斤上万斤,让小朋友吃饱长胖。

他又考取了公社农技员。

当上农技员的第二年,他就开始科学种植,还搞出了“无土育秧”技术。

他大胆地盖起塑料大棚,让层层秧苗茁壮整齐,引来了全县成千上万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成了“农业学大赛”的先进典型。”

杨慧莹笑着说:“是的我们学校老师还带我们去参观了的呗!他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

张美婷:“我们班有农科所的许多同学,经常听他们说起这些事情,那时候就是不懂是什么意思。”

张达豪:

“当了十几年的农技员,他的梦想没有长上翅膀,飞得不高,难活村的父老乡亲还是处于贫困水平。

面对农村的现状,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他还没找到真正的窍门,这也使他百思不解。

改革开放后,1980年的一天,他私下动员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筹划办实业致富。

经过对市场的反复调查,他和伙伴们决定开办加工厂,并成立了荷叶第一家镇办企业--—杨柳县铁木加工厂,当时杨柳只是一个县。

许多夜晚,他独自走出村头,爬上汉江堤。

面对明月皓空,他看到大树掩映下的茅草屋。熟睡的村子,除了偶尔传来两声狗叫,了无声息。

他在这里生活30多年,抚今追昔,痛心疾首:多少年,多少代,咋就兴旺不起来呢?

他的内心有些难过。他听到江水拍打着堤岸,如同撞击着他的灵魂——不能再这么穷下去了,老祖宗不是还留下了炉火和铁锤吗?

我要让炉火重新燃烧起来,我要用大锤打造人生。

那时,他的“知音”就是漂亮贤惠的妻子谢春梅。”

杨慧莹:“那时候,谢春梅嫁给高圣君后,她家还是我们的邻居呢。

这件事我们九组的人都听说了的,谢春梅也和我妈妈说起这件事情了的。谢春梅这个人真是不错,有眼光。

有一天晚上,他真心地向妻子谢春梅,谈了自己的理想,要她支持自己大干一场。

是的,知夫莫如妻,谢春梅面对壮志满怀的丈夫,她说:“我支持你!干出个样子来!”

谢春梅转身从床底下掏出了一个小坛子,里面是她10年来,卖小菜积攒下来的分分角角,一共只有150多块钱。

谢春梅是我们九组出了名的勤快的人,春夏秋冬都要卖菜的,她总是把菜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价格又公道,乡亲们都愿意买她的菜,有很多回头客。

她把笔“启动资金”交到了高圣君手里,谢春梅握着他的手,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他,对他充满了希望和鼓励!

那高圣君把她的支持和鼓励化作一种力量。

1980年春天,谭功炎带着8个穷够了的伙伴说干就干。

没有厂房,他们就披星戴月打坯烧窑,自备砖瓦木料,砌墙盖房,人造厂房。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一间手工作坊建成了。接着,他又用150元钱,买来炉子、铁锤和风箱。”

张达豪:

“高圣君从致富中萌生人生梦想!这是他的可贵之处!许多人做不到,包括我,要说文化的话我比他读的书还要多一些,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小富即安。”

杨慧莹充满激情地说:

“在的铁锤敲打声中,庄稼人的梦想开始启航了。

10个人,用2部炉子,4把铁锤砸出锋利无比的镰刀、铁锹、梨耙等农具,很快就被农户买走。

他们有的是力气,只要有需求,炉火就24小时不熄。”

张达豪笑着说:“我们也是去打了铁的,就是和我们的邻居,在我们的厨房里面做的炉子。

小打小敲!没有他们有魄力,其实我们的机会是相同的。”

杨慧莹:

“是的,每个人生活的信念不一样呗。

他们从废材料中清理出粗一点的钢筋,用于做预制板钢构骨架出售,一时供不应求。

做预制板赚头,高圣君吩咐大家收购时候,不要只围着十里八村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