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追忆(2 / 3)

加入书签

,起身仔细看了看,发现是一个老人,一身轻薄的长衫在身,抱着炉火在湖面上看雪。

“陈兄,那有位老先生,大晚上还在外头,想必是饿极了,这些鱼咱几个人反正也吃不完,不如邀请他一起?”

陈夜转头看去,而后点点头。

“有何不可?”

方静言便朝着那老人大喊:“老先生!”

那边的老人抬起头往这边看来,招了招手。

“天气寒冷,不如进来喝杯水酒暖暖身?”

老人道:“酒管够?”

方静言遂看着陈夜。

陈夜点点头,干脆自己起身道:

“老先生不用担心,酒水管够!若是海量,我再去一趟城里,再买上几壶也不是不行的!”

老人这才哈哈一笑,缓步走来。

不等老人走近,赵拢月的神色忽然一变,竟是鱼也顾不上吃了,站起身来,小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少女轻轻扯了扯陈夜的衣袖。

其实不用赵拢月提醒,陈夜也已经看清楚来人的长相,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跑到亭子外去迎接老人。

确认是余拏舟之后,陈夜慌忙跪倒在冰面上,俯首道:“学生不知先生莅临,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恕罪。”

老人双鬓发白,神情和蔼,正是余拏舟

虽不是真正的师徒,但无论是在青云城外的救命之恩,还是后来教给陈夜岁寒一剑的授业之恩,老人都当得起陈夜这一跪。

他竟是没有拦着陈夜跪地,而是等陈夜行完礼数后抬头起身之后,才说道:“路经此地,闻到酒香,想着来蹭杯水酒。”

“先生莅临,学生欢迎之至!”

说着,陈夜就要去搀扶余拏舟。

老人倒是没有拒绝,施施然让陈夜扶着进了湖心亭。

见到余拏舟,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赵拢月,神色也露出些许拘谨和紧张,躬身行礼:“晚辈赵拢月,见过余先生。”

余拏舟哈哈笑道:“你这孩子,偷偷溜进来不说,还敢跟我那位师侄出剑,这回苦头吃大了吧?”

陈夜想起来刚跟赵拢月见面那次,她确实出去跟某人打了一架,然后才会就连一头金丹境的游魂都对付不了。

也才有了他们的相遇。

赵拢月撒娇道:“余先生!”

“好好好!不说这件事。”

方静言和胡依两个人,看到陈夜和赵拢月对余拏舟也如此尊敬,就猜出了眼前这个看着寒酸的老书生,身份定然不简单。

两人对视一眼,也都纷纷躬身见礼。

余拏舟被陈夜搀扶着落座,他多看了一眼方静言,哈哈笑道:“除了我那天涯书院,倒是不经常能见到读书人。”

方静言无奈道:“如今世道人人崇尚武力,难免的事。”

余拏舟倒是豁达,被陈夜搀扶着坐下,笑道:

“刀刃有刀刃的锋利,道理有道理的锋芒,无论读书还是修行,只要心没有走歪,脚下的道路,便处处通往山巅!”

方静言若有所思。

那边赵拢月已经抢着给余拏舟倒酒。

老人举杯之余,环顾四人,笑意浓郁。

“希望我这个老头子,没有打搅到你们年轻人约会。”

四个人的脸颊同时一红。

陈夜干咳一声,“先生喝酒。”

余拏舟也不点破陈夜这点小心思,接下来这位圣人真就好像是来这里蹭一顿酒的,不时饮几杯酒水,不时询问陈夜的近况,问问赵拢月的近况,也问方静言,问胡依的故事。

方静言说起了他的那番志向。

即山上山下都需要律法、需要一个官府去约束。

余拏舟有些意外,详细问了方静言几句,后者有这个想法,显然已经不是一日两日,圣人几番刁钻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最后余拏舟点了点头,“不错,有想法,只是做法还有些稚嫩,读书很好,但我认为走路同样重要,你听过留下城?”

方静言目中茫然,摇了摇头。

余拏舟从腰间取下一方随身玉佩,递给方静言,“距离大夏十万里之遥,你若沿路走上一遭,那时还可以肯定这个想法,可以去留下城的书院找一个名为朱非晚的人。”

方静言不知道余拏舟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茫然地看向陈夜,陈夜赶忙对他使眼色。

余拏舟道:“不怕跟你说,以你一个凡人的身躯,走到留下城,或许要很多年,路上的危险不计其数,所以你得问问自己。”

方静言只是略微沉思,便接过那方玉佩。

“老先生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晚生这辈子其他的没吃过,但是吃苦吃得多了,这是一个机会,晚生没有放弃的理由。”

余拏舟点点头,又看向胡依,发现后者脸上并无即将和恋人分别的悲伤,圣人好奇道:“老夫以为你要怪我了。”

胡依笑道:“小女子不识大体,说不怪老先生您是假的,但是小女子知道,这是静言此生最大的造化,我可以跟他一起去。”

方静言一怔,轻轻握住身边女子的手。

余拏舟看到这一幕,笑着,也沉默着。

世界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