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敌对位面已匹配【求月票】(1 / 2)
明末位面
朱元璋再次返回这里。
或许这里现如今叫明末位面已经不太合适了。
战争彻底结束已经半年。
半年的时间,这个世界再次开始焕发生机。
这种生机甚至比明初更加旺盛,也更有活力。
毕竟明朝初年华夏大地刚刚遭受完异族铁蹄践踏,百年屈辱一朝散尽。
整个北方,自北宋南迁,甚至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被异族统治,文明几乎断绝。
无数的创伤,千头万绪,都需要朱元璋一点一滴的去梳理,去修复。
但在这里,大明朝已经鼎盛了二百多年,南方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它之所以走向末路,因素其实很多。
席卷全球的小冰河期,导致整个大明朝自然灾害频发是其一,越来越尖锐的人地矛盾、土地兼并是其二,还有官员不作为,怠政,甚至官商勾结,导致中央政府赋税收不上来,无法行使政府职能是其三。
第四,才是满清在北方崛起。
历史上,在满清占据南京城的第二年,北方的自然灾害就开始减弱,再加上满清毫不留情对士绅百姓的镇压、杀戮,这才有了后面的所谓康乾盛世。
而现在朱元璋做的比满清更绝,全国几大士绅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已经不成气候,土地再次重新分配,大多数老百姓都分到了土地。
在南方已经第三年迎来丰收年。
老百姓有了饭吃,自然就没谁再想要提着脑袋去造反了。
同时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再加上没有满清这个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南方各行各业都开始平稳有序的蓬勃发展起来。
很多小作坊、小工厂已经在南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朱元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明帝国的生产力必定会迎来新的爆发,距离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目标并不算遥远了。
这半年时间,其实朱元璋一有时间就会回来明末,不过他并没有在南京城露面,而是带着人在整个大明朝不断走访探查。
只看书上记载的东西,终究太过虚浮,他要亲自深入到大明朝的各个角落,了解各行各业的现状,以及发展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还有洪武年间制定的政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这些将成为他为初生的大明帝国制定政策的的重要依据。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要亲眼看看自己选出来的大明帝国未来掌舵人郑成功有没有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带着大明帝国走向伟大复兴。
毕竟历史上他选的好皇孙朱允炆可是差点把他蠢哭的。
他对自己选择继承人的眼光现在已经没那么自信了。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郑成功还是不错的。
虽然以不到三十的年龄掌控了如此庞大的一个大帝国,但做起事情来却也有条不紊,至少没有像朱允炆那样一登基就开始收拢兵权,违背诺言去对付他那几个叔叔。
他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把所有兵权留给郑成功,像周遇吉、李定国这样他看好的军中大将都还握有兵权。
他就是要看看郑成功会不会对这些人进行迫害。
如果郑成功真要脑子不清楚敢这样做,导致大明帝国再度陷入动乱,那他说不得就要再度掀翻棺材板跳出来,把这小子弄死了。
但现在看来,显然自己是多虑了,郑成功虽然在有意限制几人,但一步一个脚印,做的相当好。
这也让朱元璋彻底放心下来。
看了一眼自己能留在这里的时间,距离五年整,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天了。
“这一次,自己是真的要彻底离开这一方世界了!”
“以后恐怕不会再回……,也难说!”
朱元璋想起上次的经历,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满。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或许就是宋应星了,终究自己也没想到法子带他前往明初。
不过这样也好,就让这位国士好好的为这一方世界尽一份力吧!
朱元璋在两个月前把明初位面得到的几样增加寿元的天材地宝暗暗的送了几样给宋应星,也算是用他《天工开物》的稿费了。
毕竟能写出这样一本奇书来不容易啊!(划重点)
“来了、来了!”
正在朱元璋想要找个隐蔽之地返回大明初年时,他所在的码头突然有些骚动起来。
朱元璋疑惑看去,却见一行浑身充斥着彪悍之气的人马正向着这边疾驰而来。
“这就是闯王李自成啊!”
“都说他长着八个脑袋,还有一张专吃小孩儿的血盆大口,这怎么看起来也就平平无奇啊!”有人窃窃私语。
“切,哪有人长成那样啊!”
“都是谣言!”他旁边的人自觉掌握了真理,不屑反驳。
不过对于李自成这位名传天下的悍匪,生活在福建的民众还真没见过。
大家都好奇的伸着脑袋,想要看个究竟。
“他这是要去哪啊?”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发问。
“你不知道?”
“朝廷要封赏他做一个闲散安国公,让他在京城安享富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