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憋大招(1 / 2)

加入书签

放电影的事业暂时告一段落,第二天星期日休息,曲军在家闭门攻读,收心学习。

玩命的刷数学题。

这个礼拜忙着赚钱,《高考必刷名校真卷(数学合订本)》的欠账攒了不少,必须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根据后世的经验,题海战术对数学最有效,曲军虽然有外挂,也要玩命的刷题。

一套卷子刷完,明显感觉涨分了,强大的外挂让曲军过目不忘,全套的数学课本刻在脑子里,各种概念、定理和例题都记得清清楚楚,一般难度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但是还不够,碰到难题或者没有见过的题型,还是会麻爪,如果现在去考试,及格应该没问题,得高分还是奢望。

那就继续刷题吧。

过目不忘也有一个缺点,曲军不能随便看答案,否则一看就记住了,别想凭自己的本事做出这道题。

但是,答案该看还得看,如果对错都不知道,刷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左右为难,刷题的效果不是那么好,曲军只能加快刷题速度,用数量弥补质量。

无意中,曲军变成了一个背题机器……

陈翠娥从门缝里露出一只眼睛,盯着曲军的背影看了一会儿,然后悄悄后退,无声无息的把门掩上,进里屋对曲怀义抱怨。

“小军现在有点太用功了,天天上学早出晚归,好容易礼拜天休息一回,又关着门一直学习,早上7点半一直坐到现在,怕他绷得太紧身体受不了……”

上个礼拜,曲军每天回家都特别晚,父母问他的时候,都用上晚自习的理由搪塞过去,所以陈翠娥以为儿子每天都在拼命发奋,心疼的不得了。

“小军能把成绩追上来,肯定是下了苦功,这样吧,咱们今天吃顿好的,你去打一斤肉,中午包饺子。”

曲怀义的思路是这样的:孩子辛苦就要补身体——补身体就要吃肉——肉太贵不能买太多——剁成肉馅多加点菜,包饺子一样好吃。

“那行,我去借肉票。”

家里的肉票早被陈翠娥换成了鸡蛋票,每天给爷爷奶奶各煮一个,当做唯一的营养品,现在临时要买肉,只能去找左邻右舍借肉票。

但是陈翠娥不嫌麻烦,高高兴兴的去了,不一会儿,楼道里响起她的大嗓门:“桂芬啊,我们家今天包饺子,想跟你借一斤肉票!”

对门桂芬阿姨的嗓门也很大:“包顿饺子就要一斤肉,你可真舍得,我家上礼拜吃饺子,半斤肉馅掺5分钱虾皮儿进去,一样的香!”

“这两个老娘们儿,吃顿饺子恨不得让全厂都知道。”曲怀义起身走到厨房,一丝不苟的和面揉面,就像在厂里修机器一样认真。

饺子好不好吃,盘馅最关键,但是饺子皮也很重要,曲怀义没有能力让儿子天天吃肉,只能尽自己的努力把面揉得更筋道。

中午煮好了饺子,曲军先给筒子楼的爷爷奶奶送去一大碗,自己又吃了两大碗。

大肉白菜馅,真香!

因为吃的太饱,下午刷题的时候越刷越困,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

陈翠娥心疼坏了,又把老大曲峰训了一顿:“看看你弟,睡觉都不忘学习,你天天躺在床上看小说,电大课本跟新的一样,打算当一辈子搬运工吗?”

曲峰:(⊙﹏⊙)

曲军睡醒后,接着刷数学题。

按照学习小组的出题顺序,来到那两套变态级的难题。

曲军感到了出题老师深深的恶意。

观其题,知其人,人性有多么扭曲,心理有多么阴暗,才会这样为难做题的学生。

对着答案都看不懂!

曲军终于放弃刷题,刷英语换换脑子。

英语刷累了,刷西班牙语换换脑子。

西班牙语刷累了,刷政治换换脑子……

脑子换来换去换晕了,再把《太阳石》的译者按修改润色一遍,这篇翻译作品至此彻底完工,随时可以寄出去投稿。

不过不着急,曲军现在兜里有钱,心里不慌,不必急着把《太阳石》变现,他想再等等苏力莉的消息,尽量做到利益最大化。

凌晨12点整,随身图书馆的“本周限免”准时刷新。

这次的刷新有惊喜,刷出了全套的生物课本和参考书,还有一本中西双语对照的《百年孤独》。

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几个星期的困扰终于释然于怀。

随身图书馆一而再再而三的和西班牙语死磕,和拉丁美洲死磕,其实是在憋大招呢,《百年孤独》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可比《太阳石》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查看作品简介,这本《百年孤独》的译者名叫于连,乃是一千年后国内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此公自幼接受人工智能的系统训练,精通多国外语,他的翻译作品不但像人工智能一样精确,又多了一份人类特有的灵气和飘逸。

哪怕千年以后,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还不能替代人类。

或者说,人类不承认人工智能制品的艺术价值。

集合人类文明体系最先进技术的智脑,永远写不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隽永诗句。

在文学翻译领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