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四国大比2(2 / 3)
可是想到这是在四国大比,才开口回复一声。
“爱卿眼光独到,这份答案,朕记下了,你先拿回去,按照心中所想评分等文比结束,将答案送到乾元宫吧,如果四国中有人质疑,就公布答案。”
“是,微臣明白了。”行完礼,主评委回到了评委席,将皇上的话直接传给了其他评委,他们听了也赞同的点点头。
五位评委终于都同意后,主评委站起身开始公布比赛胜负,“经过我们的审核,东黎6分,西陵4分,北辰6分,天凤10分。”
听到这样的比分,北辰太子对另外两国的得分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对天凤的得分却是十分的不赞同,“其他得分,我没有意见,但是天凤得满分,评委大人,你们确定你们没有看错吗?”
听到北辰太子的质疑,慕容逸嘴角微微上翘,他就知道会这样,就在这个时候,主评委 开口了,“我知道你们想要知道天凤的答案满分的原因,稍后我就会公布答案,稍安勿躁。”
说完主评委拿起了天凤的答卷,开始阅读起来,主评委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在场的三国太子们听得却是羞愧不已,原来赈灾还可以这样,原来自己以前处理的赈灾都用错了方法……
天凤的答卷文字并不多,用了三弹指就读完了,可是整整一炷香的时间,场上都是鸦雀无声,同时也在思考,尤其是曾经参加过赈灾的人,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主评委大喊一声,让所有人都回了神。
“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知道北辰太子可还对我们评天凤满分质疑。”北辰太子哑口无言,他是真的想要说有质疑,可是这样的答案,质疑的话,他根本说不出口。
“没有了。”说完这三个字,北辰太子,无力的坐回自己的位置。
主评委知道第一题的事情解决了,挥手示意主持太监继续,太监也是个机灵的,拿着准备好的题目,再次走到台前,“第二题,以盛世为题,做一首诗,共八句,时间一炷香。”
太监宣布完题目后,就退下了,四国太子和比赛队员开始探讨斟酌,怎样写诗能够真正的表达盛世之景色,慕容逸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几人也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就开始积极的讨论要用什么形式表现盛世之景。
依旧是用了12弹指的时间,他们写出了一首诗,看到这样的诗,慕容逸也只能点点头,写的不错,就缺了点东西,于是他将自己想的说了出来,得到了队员们的认可,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写了首很优美的诗。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到了,主持人上前提示 停止写答案,让四个小太监,将四国太子的答案收了回来,送到了主评委面前,主评委将四个答卷分给了其他四个评委,等他们先看完,才一份一份的看,看完之后,开始打分,很快打分结束。
主评委看了看其他评委,站起身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纸开始念,“第二题,东黎4分,西陵8分,北辰6分,天凤10分,下面我就来阅读一下四国写的诗。”
说完主评委拿起一份答卷打开,“这份是东黎写的:春来踏马游京城,街边卖家声声震,左边吃食右边物,一手银钱一手丰。出门空手无一物,回来兜满喜在心,人人期盼得盛世,盛世就是五谷丰。”
众人听到这首诗只觉得尚可,虽然描述的是京城街道的盛景,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都认可了评委给的四分,看到大家都认可了,主评委又拿起了一份答卷打开。
“这份是北辰写的:跨马行走在城郊,到处金黄犬声高,百姓着急收谷稻,挥汗如雨镰刀遥。门前借水无人应,孩童疯跑唱歌谣,家家丰收喜在心,盛世就是能吃饱。”
众人听完知道这也是写丰收之景,文采比之前的稍微好一点,也都点点头认可了,北辰太子也没有说什么。
接下来,主评委又打开了份答卷,“接下来是西陵写的:百姓丰收有余粮,商贩带货走四方,官员人人在其位,工匠手艺换米粮。各自发挥自能力,行走世间心坦荡,人人满心是欢喜,人间盛世是苍茫。”
众人听完知道这是一种期待,几乎有一半的人都在点头,回想,皇上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只有容皇后知道这不是最好的一个,因为曾经她见过一首文采更好的诗。
待众人冷静下来,主评委拿起了最后一份答卷,“最后是天凤的:兵哥归来妻迎门,农妇盛饭溢满盆,老人笑看人丁兴,壮年下地忙农耕。商贩带来稀罕物,稚童欢笑后头跟,人人欢笑喜在心,处处祥和世间平。”
主评委最后一个声音落下,就听到旁边一个观战的大儒在拍手,还大声喊了一个好,好一个人人欢笑喜在心,处处祥和世间平。好。
三国太子,听到这样的诗句,也知道自己输的心服口服了,皇上露出了简单的微笑,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盛世,不错,“爱卿,麻烦你将这份答案留给朕,朕想要好好看看。”
“是,臣遵旨。”说完这句话,主评委将这份答案也放到了之前的那份答案上面,准备继续比赛,皇上也没有再说什么继续看比赛。
主持太监拿起第三道题,打开,“下面是第三题,一个贵族带着五个人行路,五人一人善武,一人善文,一人善厨艺,一人善算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