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婚礼(1 / 3)

加入书签

“沈长平执意请辞,想把大将军的位置交给他儿子沈停云,成允,你觉得如何?”庆历帝半眯着眼,一手食指正敲打着桌子,随口问道站在下方的李成允。

李成允沉思片刻:“沈家跟着先帝征战多年,劳苦功高,据说当年为了打下青州落下了一身毛病,这么多年边境被他守得很好,如今有了接班人,想休息也是情理之中。只是这个沈停云...年纪仿佛还小。”

“哼”庆历帝一声嗤笑,“沈长平这个老匹夫,左右他就这么一个嫡子,大将军的位置迟早是沈停云的,你倒是说说,他现在急吼吼的请辞是为什么。”

李成允凝眉思索,斟酌着开口:“父皇这几年多有意打压武将,沈将军应是心有不满。”

庆历帝摇摇头:“若是为着这个,其他驻守边境的将军怎会没有动作,而是派沈长平出头,一个请辞折子,翻不起什么浪。”

李成允有些迷茫:“儿臣愚昧,还请父皇指教。”

庆历帝缓缓道:“沈长平有个女儿,是妾室所出,名叫沈时雨,今年十六。沈长平闹请辞这么一出是为了把沈时雨送进皇宫。”

李成允不解:“之前要选妃的消息是父皇故意放出去的吗?父皇是想一举钓出有越权之心的世家?”

庆历帝缓缓走到李成允身侧:“一部分原因吧,这手段却也瞒不过沈长平的。”他拍拍李成允的肩:“这位沈将军,看上的可是你的太子妃位。”

李成允愕然,庆历帝接着道:“朕斟酌了一下,沈家祖上没出过宫妃,本想顺了他的意,以沈家的身份,日后落主中宫倒也配得上,庶不庶女的也不打紧,扶正就好。”

庆历帝看向窗外,此刻已近黄昏,半明半暗的光线照在二人脸上,他轻叹:“只是这位沈停云...沈长平着实有个好儿子啊。”

与青州接壤的墨州荆州皆处于与乐安国交壤一线,墨州是通商要地,两国兵马各不干扰, 荆州常有风沙冰雪之扰,两军都不愿在此惹事生非。唯有青州,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几百年来为了这块地,庆历与乐安都不能歇战,所以三州虽临近,却并无联络。

沈停云出生时,正是沈长平刚接手大将军之位之时。退位了的沈老将军云游天下,带着年幼的沈停云走遍了庆历的每一寸土地,沈停云从小跟着祖父,武功也随了祖父,一手长枪使得出神入化,披上盔甲骑上马,活脱脱一个年轻时的沈老将军模样,只是更加意气风发。他提着银枪,踏着骏马,驰骋在墨荆青一线的边境线上,每一位驻守将军都夸他年少有为,军中也常有“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之句——因为沈停云的出现,几州的驻守将军联络倒是多了起来,这显然是庆历帝不愿看见的局面。

因此,兵权在手的沈家,便再也没了入主东宫的可能。

“朝中比沈长平威望重的武官不多,但家世比他高的,也不是太子妃人选,武官不行,就只能从文官中挑人。”庆历帝双手背在身后,透过窗户看着层层宫墙连绵几百里不绝:“太傅是帝师,没有比他更好的选择了,只是成允”说罢庆历帝回头看向已近及冠之年的太子:“如此一来,你的手上就没有兵权了,将来登基,这也是你的劣势,想办法把它拿回来吧”他拍拍李成允的肩,朝龙椅走去。

李成允敛下神色:“儿臣明白了,儿臣会好好对江姑娘的,只是沈将军那边,不知该如何?”

庆历帝神情恹恹:“给他封个侯位罢,你去处理这件事”

李成允轻叹一声:“若父皇实在不愿给沈家爵位也不必勉强,父皇大可把沈小姐迎入宫中,好吃好喝养着就是了。如此一来,沈家不也有了把柄在我们手中吗”

庆历帝玩味的看了一眼李成允:“太子啊,你还是太年轻,沈长平可不是什么重感情的人,朕若是以县主或郡主之位要挟他,等于是把沈家姑娘往火坑里推,毕竟只是个孩子...朕想想便算了。”

李成允轻咳:“父皇何不干脆封个妃,这样也能堵住朝臣们的悠悠众口。”

庆历帝沉默了一会儿:“朕的后宫不会再有人了,此事不必再提。”

册封太子妃的圣旨,是在中秋宴那日,当着众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的。李成蹊听皇兄说了此事后,也算是明白了太后之前抓着江沉璧学宫规意欲何为了,故而这段时间,她便跟江沉璧交代了许多庶务——都是她当上太子妃后要打交道处理的,一时间,江沉璧忙的连轴转,直到年节前,婚期定下来了,她才能回家待嫁。

江父江母也是大半年未见女儿,等宫里的轿子送人回来时,两人连连抹泪,江母扶着清瘦的女儿,连声泣到:“瘦了,瘦了,怎得瘦了这么多,是宫里日子不好过么”

江沉璧淡然:“母亲放心,太后公主都对女儿极好。”

江淮也偷偷拿袖子摸了摸眼泪,他女儿在府中最是活泼爱笑,如今却得嫁入皇家,此后嬉笑怒骂都不能随意了,看如今女儿这副端庄大方的模样江淮便一阵心酸:“婚期定在二月初六,正好是太子生辰那日,这段时间,你就好好在家休息。”

虽说已经定下婚期,但该走的流程还是不能少,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转眼就到了迎亲的日子。庆历习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