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长青门(1 / 3)
庆历一二一三年,北疆皇室派兵遣往中州,欲一举攻下南阳国都阳城,南阳兵力不敌北疆,苦守城楼数月,终是败于北疆之手,南阳国君听闻城破,自尽于宫城内。
北疆将士在城楼下大肆庆祝,引吭高歌。
至此,北疆已收复中州以北所有国都。
欢庆之时,座下将士问:“将军,咱们之后攻哪一座城”
将军把杯中酒饮尽,朝桌上重重一放,挥手说道:“该南下了。”
“南下!南下!”将士们都热烈呼应着“北疆称王!北疆称王!”
声音途径之处,鸟兽四散,战俘发抖。
余下各国皆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与联合商讨御敌之策。
也有不少兵力不盛之国不战而降,三年后,北疆军就已打至青州。
青州位于乐安国与庆历国交界之处,若是攻下,便可一口气吞并两国。
将士们一路士气高涨,几欲一鼓作气攻下青州,将军却挥手喊停。
将士不解,将军答道:“乐安国庆历国皆是兵力强盛,陛下嘱咐过,遇上不可轻举妄动。”
将士却不同意:“如今天下士兵,皆归于北疆麾下,何来兵力强盛一说?”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之时,有战报袭来,来者浑身是血,声音却仍然洪亮:“报————!将军快撤————!!!乐安庆历已联手南疆和独孤族,要在青州斩杀北疆军——”说完便咽了气,从马上摔了下来。
将军认出此人是陛下暗卫,目眦欲裂,看来陛下已经凶多吉少。正欲呵退军队,突然感受附近鸟群骚动不止,地动山摇,远远望见一排黑线——是成千上万的骑兵!
将军暗道不好,身边骑兵不过三千人,这一战怕是要输。
于是将军喝到:“众将士听令——!战——!不死不休——!北疆永不降————!”
将士们皆听令:“北疆永不降————!”
庆历一三一六年,庆历国联合乐安国,孤独族,以及南疆在青州埋伏北疆最强军队,打破了“云”字旗战无不胜的神话;同年,独孤族少族长取下北疆王首级,至此,北疆王朝覆灭。统治了北疆这片土地五百年的宋氏王朝,最终也化作了地里的一捧黄土。
此后,南疆偏安一隅,北疆土地被剩余三国瓜分,以独孤族功劳最大,占据北疆近一半土地。乐安庆历各瓜分剩余一半,至此,四国各据一方,相安无事,距今已有四十余年。
长青门坐落于翟州之西,是世家子弟练武修行的首选之处。
在独孤族如今乱砍乱杀,肆虐横行的情景下,各国都选择视而不见,大一副井水不犯河水之向。
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人不少,任人鱼肉不是长久之道,明哲保身方为上上策。长青门作为近几年头比较硬的铁板,几次三番从独孤族手下救走人,也没落着下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不少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把家中孩子送去长青门习武,长此一来,长青门名扬天下。
虽说聚集的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们的心尖尖,但凡是从长青门学成归家的人,身上并无半点骄矜之气,反而进退有礼,让家长们都好一顿咋舌,如此一来,长青门在世人的形象中又高大了一层。
长青门不只收名门贵族子弟,也有普通人家的孩子,收徒更看重品性资质,以及眼缘,且长老对门内弟子一视同仁。
不仅如此,门内弟子经常救济世人,附近的小镇更是多得他们恩惠。比如长修镇。
但时常有弟子流窜的长修镇今日确显得格外冷清,甚至有不少居民围在长青门门口,排队等着什么。
“不要挤,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登记一个名字进一个人啊……”一名青年在人群最前端卖力的喊着,穿着修身的练武服。而在他旁边,有这好几个跟他同样衣着的人,正在人群里艰难维持着秩序。
大门旁边站了一排守门的弟子,个个都面色紧绷不苟言笑,但这些居民对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还能凑上去说两句话。
当然,没有人回应他。
大门旁边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坐着一个窈窕身影,低着头拿笔记录名字,时不时抬头朝居民和善的笑一下。
但那些人显然不为笑容所动容,一门心思的只想往长青门里冲,丝毫没有注意到她。
成蹊重新低头,笑容很快消失,面无表情的说:“下一个。”待记完名字后,又重新抬头勾出一抹完美又和善的笑容,但还是被无视了。
一旁打杂的侍女忍不住出声:“小姐,你别笑了,都没有人看你。”
她家小姐,顶着张花容月貌的脸,笑起来使人如沐春风,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她。汀兰沉默了,看了看队伍的,默默计算着时间:“再坚持一下小姐,就快要完了,加油。”
成蹊挺着张笑僵的脸,内心毫无波澜。
她的身份比较特殊,既不是弟子也不是长老,而是长青门的挂名大夫。
很难想象长青门这么大的地方居然连个正经大夫都没有。但她也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才能顺利才长青门留下来混吃等死,啊不,行医救人悬壶济世。
入门两个月来,她是整个长青门最清闲的人,整天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