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苍茫夜渡(2 / 3)
备的看着闯进帐篷的几个人。
“你,你,”领头的卫士指着杨牧云,又指了指林媚儿,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都跟我来!”
“要动手了么?”林媚儿目光一凝,紧紧攥住袖口中的峨嵋双刺,“想要我乖乖的任你们摆布,就凭你们这几块料还少了点儿。”
领头的卫士转身对身后的两名卫士说道:“你们把衣服脱下来,跟他们换了。”
杨牧云和林媚儿相顾愕然。
“还愣着干什么?你们也赶快把衣服脱下来。”领头的卫士目光狡黠的冲杨牧云一笑。
那目光是那样的熟悉,杨牧云眼睛一亮,一脸欣喜的说道:“师父,是你?”
“嘘——”领头的卫士食指竖于唇中,要他噤声。
“林姑娘,”杨牧云悄声说道:“这位是我师父,他是来救我们的。”
......
杨牧云和林媚儿换好卫士的衣装,随着领头卫士出了毡帐。
毡帐外,火把如丛,刀枪如林,每个斡剌特卫士的脸上都是一副肃杀之气。
一名将领装束的人走上前来,向领头卫士问了几句话。领头卫士回答的镇定自若。
这让杨牧云大感意外,“原来师父也会鞑子的语言。”
那将领点点头,看了他身后的杨牧云和林媚儿一眼,侧身闪开了一条路。
三人有惊无险的穿过一座座毡帐来到大营的出口,说也奇怪,大营出口竟然没有守卫。杨牧云看了看师父平静的脸色,便知道这一定是师父所为。
三人来到营外一座小山丘后,那里居然有两匹马。
“你们快走吧,”师父指了指那两匹马,对他们说道:“从此处绕东南行六十里,再往南,便安全了。”
“师父,”杨牧云迟疑了一下问道:“您不跟我们一起走么?”
“我还有事情要去处理,”师父微微一笑,“就不跟你们走了,一路小心。”
“多谢前辈!”林媚儿向着抱拳施了一礼。
“你是欧阳伊然的弟子?”师父看着林媚儿道。
“前辈认得我师父?”林媚儿大感意外,“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我的名字你不必知晓,”师父淡然说道:“而且你遇见我的事情也不必向欧阳伊然提起,切记!”说着转过身,也未见他如何动作,瞬间便消失在了夜幕中。
“此人好快的身法,”林媚儿暗吃一惊,“他的武功恐怕不在我师父之下。”
“林姑娘,”杨牧云过去解开了马的缰绳,“事不宜迟,你我赶快上路吧!”
......
蹄声嘚嘚,两匹骏马飞快的在夜幕穿行。大约奔行了六十里路,杨牧云放慢了速度,逐渐停了下来,身边响起哗哗的流水声,原来南侧出现了一条河流。
“怎么了,你怎么停下了?”林媚儿也停下马问道。
“你记不记得我师父说过,要你我绕东南行六十里,再往南。”杨牧云扭头向南看去,夜幕中一条河水自西向东流淌而去。
“前辈是说过这句话,”林媚儿向南看了一眼,“可南边是条河,夜间如何渡得过去?还是沿着河再往前的好,等天亮了,再想办法如何渡过河去。”
“天亮?”杨牧云侧过脸看向林媚儿,“我们找到边关军镇求得援兵,还得再返回来,这一来一回不知要耽搁多少时候。我师父说的那句话定有深意,他指的一定是最近一条路。你我沿着东南行了大概也有六十里了,遇见这条河仅仅是碰巧么?”
林媚儿展目向南看去,河对岸黑漆漆的虽看不清楚,但却一星灯火皆无,空旷寂寥,不像是有城郭的样子,蹙了蹙秀眉说道:“河对岸也没有关城烽燧,而且听起来水流甚急,你我何必急急忙忙夜间渡河呢?”
“现在那座边堡里的将士危在旦夕,救急如救火,实在不能在路上多耽搁了。”杨牧云说着跳下马,牵着马的缰绳向河边走去。
“杨牧云,”林媚儿叫着他的名字调转马头跟了上去,“你想过没有,你就算找到边关军镇,调动兵马也需要时间,可能你领着大军过来,那座边堡早就被鞑子攻陷了。”
“尽人事而知天命吧,”杨牧云头也不回的说道:“他们可是府军前卫仅剩的五百人了,要我坐等他们全部战死在那个地方,我办不到。”
两人说着话,便来到了河边,杨牧云蹲下身子伸手在水里摸了摸。
时值初冬,河水寒彻入骨。
杨牧云犹豫了一下,便脱下靴子鞋袜,牵着马踏水向河对岸走去。林媚儿樱唇轻启,想叫住他,但终究没有叫出声,正欲下马,便听杨牧云说道:“河水不深,你骑在马上随我过河便是。”
一时两人无话,只闻河水哗哗流动的声音。河面并不甚宽,不大会儿功夫两人便过了河。
一上岸杨牧云便坐在地上准备穿上靴袜,陡然“咻——”的一声一支羽箭不知从何处飞来,直取他面门。他蓦然一惊,头一偏,利箭贴着他脸颊飞过。
林媚儿娇叱一声,亮出峨嵋双刺,从马上一跃而下,向着河边的一个小树丛飞奔过去,只听几下兵刃交击声响起,她已与人交上了手。
“这里居然会埋伏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