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蛇与猫(1 / 2)
转眼间,一行人已经在大沧山走了半个月的时间。
众人埋头赶路,推车的人每天推着一二百斤的行李,等休息时腿脚都在发抖。
没有车的更惨,肩扛手提,还得时刻注意媳妇孩子和老娘。坐骡车牛车的谭氏和张屠户的爹张大爷成了每个老年人羡慕的对象。
秦元宝的奶奶秦氏,沾了谭氏的光,每天也可以在车上坐一会儿,和秦家的几个姐妹轮换着在车上休息。
林枫和秦元宝照旧去前方探路,之前因为山势不易行车,已经修改路线绕路了。
秦文茵三姐妹在张氏姚氏的带领下,一路上编草鞋,纳鞋底,到处找蒿草编成麻花状,晒的半干点燃后起的烟雾可以防蚊驱虫。
赶路最费的是鞋,尤其是遍布石子的山路,平均两三天就需要换一双。
另外的几家人,一边赶路一边凑一块儿说话。
“二狗子家的,你家粮食也不多了吧?”
“二婶子,我家的余粮本就不多,这几日幸亏林小哥儿和元宝打了野鸡野兔子给咱们分了一些,不然我这真是发愁呢?每天就盘算着这点粮食,要怎么做,怎么分才能吃的长久些。”
“谁说不是呢,家里当家的和男娃儿们每天最累,吃饭的时候我给他们分干粮,吃点干的,丫头和我就分一点菜粥,我家里那闺女这几日都不理我了。”
二婶子看着前面背行李的闺女,心疼的说道。
一位蓬头垢面的女子挤上前,人中短,龅牙,是村里有名的丑媳妇儿。
“里正家和长福家的车上,粮食堆的高高的,他们这哪儿像是逃难,跟搬家似的。看咱们啃野菜也不知道帮一把,哪怕施舍点儿糙米也够咱们几天嚼用了。”
“家家户户逃难,就他们精明,知道事先多买点粮食,买粮食前咋不提前跟咱们说一声?我看他们的心也不见的多好,拉着咱们走怕不是就拿咱们垫背呢,等出了山抓壮丁的兵来了,大家一起跑他们就少一分危险!”
这话一说,二狗子家的禁不住离她远了一点儿。
二婶子最先忍不住,“我说柱子家的,你穷你还有理了!可着咱们秦家村一家一家数,就你家最懒,庄稼也不精心伺候,到这时候了你没粮食了你怪谁。”
二狗子媳妇老实,此时也小声说道:“柱子媳妇,福叔家也给咱们分了猪肉,这几天元宝他们打的猎物不也分给咱们村里人了吗?咱们做人得讲良心,你不能这么说里正和福叔。”
柱子媳妇翻了个白眼,四下看了看见没人听到她们说话,转过身紧走两步去追拴柱媳妇,两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一会子话,滴溜溜的眼睛时不时的扫过前面的马车。
“二婶子,你看她们不是要干什么坏事儿吧?”二狗子媳妇紧张的拉了拉二婶子的衣角。
二婶子不在意的说,“能出什么事儿,柱子是个好的,她鼓弄不了柱子,两个女人能翻出什么花儿来。”
二狗子媳妇心里不踏实,她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二狗子也成天在家里说要不是秦长生的消息,自己这一家估计已经遭了灾难了。她看着成亲七八年才舍命生下来的儿子,今年正好十二岁,她想象不到如果儿子被抓了壮丁,他们一家还怎么活。
于是她悄悄的走到秦文茵身边,把柱子媳妇儿的举动告诉了秦文茵。
秦文茵早已经注意到柱子媳妇了,每天休息晚上做饭的时候,柱子媳妇和拴柱媳妇两人就带着孩子过来转悠,一回两回的,就连小文柏都看出来了。
已经是七月初了,中午日头晒的更毒,秦里正从前头传话休息一个时辰,等日头过去再赶路。
众人纷纷钻到树荫下,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吃饭。
谭氏拿着针给自己的三个孙子挑脚上的泡,心疼的一抽一抽的。
谭氏也没办法,家里的人多,但也都各司其职,才能不掉队。
长福拉着一辆板车最是辛苦,好在张氏做惯了农活儿,还能帮忙;谭氏瞥了眼姚氏,无奈的叹口气儿,姚氏身体柔柔弱弱的在逃难路上不添乱就算是帮忙了。
长生赶骡车,三个孙子每人都推一辆独轮车。每个男劳动力都不得闲,后来长生让张大爷帮忙赶车,每天轮流帮这三个小的推一段路。
至于几个孙女,采野菜,做鞋,也是片刻不得闲,只有小孙子每天还有精力缠着姚氏学识字。
谭氏又看了眼秦文茵,自从这个孙女病了一场,脑子似乎变灵巧了,跟自己也最亲近。前几日还琢磨出用薄荷叶做什么清凉油,本来没当回事儿,结果做出来给自己用了,不禁驱蚊效果好,抹上去清清凉凉的说不出的舒服。
就一点不好,谭氏心明眼亮,这个小孙女的目光总是时不时的落在林枫那小子身上。
几个孙女里,大孙女文桃是次子长寿的长女,今年十五岁,过了腊月生辰就及笄了,今年是守孝的第二年,亲事就耽搁了。
谭氏心里嘱意同村的秦元宝,元宝家里条件不好,但是胜在人口简单,秦氏也是个好相与的。而且虽是同姓,却早出了五服可以婚嫁。
文棉和文锦十三岁,到了可以相看的年龄了,文茵才十一岁,这丫头开窍开的未免太早了点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