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发现密道(2 / 2)

加入书签

大家不禁打了个激灵。

杨喜儿也头皮发麻。

不过,她很快就镇定下来,细细地观察着。

轱辘头约莫有个一百来个。

轱辘头四周散落着些许包袱和家什。

这是逃难来的?

若不是逃难,怎会带上家什?

就在这时,沐青林也有了发现:“嫂子,你看,这里有文书。”

杨喜儿赶忙凑过去看。

因着时间久远,文书上的字有些已经看不清了。

但依稀能看出来,这是一份全村的身份文书。

且落款的时间是百年前。

百年前?

那不是两朝交替之时?

两朝交替,民不聊生。

这些人难道是为了躲兵乱?

思索之际,就又听另外一人道:“这里有一封信!”

杨喜儿赶忙接过来看。

信中,依稀能看出来,这是一封写给远方亲人的信。

大概意思是,他们逃难到了北岭县,躲避一段时间后,就会继续往西边走,希望他们能提前搭个房子,以接济他们。

所以,这真的是兵乱时候逃进来的人?

可他们为何全军覆没了?

且他们的尸体虽然散落一地,但却能看出来,都在一个范围内。

想来是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忽然全部暴毙了。

若是被外头的人杀的,应该会有些尸体离得远些才是。

不过,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杨喜儿敛了敛心神,看向大家,缓缓出声:“这些人是百年前兵乱时逃进来的,后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全村都死了。大家用棍子翻翻他们的包袱,若是有银两或者别的财务可以带走。后头青林你寻个日子,带人来挖个坑,把他们都埋在一起吧。”

沐青林忙不迭地应了声。

这尸骨瞧着是骇人了些,但他们也不是没见过。

逃荒那会,他们瞧见的尸体比这多了去了。

是以,缓和一会后,大家就纷纷动起手来。

这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

这伙人的包袱里头,竟然都有几锭银子。

有几个包袱里头,甚至还有些金子。

到了最后,大家归拢归拢,竟发现有二百两银子和五个金锭子。

老天。

这下发财了!

不过,这发的是死人财啊。

一时间,大家也不知道该拿还是不该拿。

杨喜儿缓缓道:“斯人已逝,财物也是虚无。咱无意中遇到了他们,得了他们的银子,却也帮他们埋了尸,也算了却因果了。拿着吧,后头记得进来给他们挖坑埋骨就成。到时候再立个碑,按照文书上的名字,给他们刻上去。”

大家听罢,也颇觉有道理,也就不再纠结了。

等把银子装起来后,沐青林又问:“大嫂,那咱还往里头走不?”

这死人堆,实际上还不是尽头。

可这会也确定这密道的来源了,是不是没必要再探究了?

杨喜儿却不这么想。

她迈开步子,边走边道:“走,不确定尽头在哪我不放心。何况,这密道未必就是这些人挖的。”

若是,那毫无悬念,这密道对他们来说没威胁。

若不是,那还是有可能连通某个村子的。

不然,原先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难道是从山后那洞口进来的?

不太可能。

更可能的是,他们到了某个村子,从村子的某个地方,进到这里来的。

又走了许久,一路上,他们还遇到了那野兔的尸体。

就在大家都累得不行的时候,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丝光亮。

大家心下一喜,顿时就不觉得累了。

待他们走到头,推开围着的石头时,却被眼前的场景惊得说不出来话。

乖乖。

这是他们的竹林东边角落啊。

原先他们怎么没发现呢?

杨喜儿提出了自己的猜测:“这密道,应该里头的人挖的。前头是竹林,后头是荒山,他们的想法,应该单纯就是躲避兵乱。至于后头为啥死了,我猜应该是窒息死的。方才那石头围得严严实实的,只有几个小洞洞。他们身处的位置,离荒山那头又远。时间久了,空气就不够了。野兔的死亡,也能印证这个猜想。”

当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更重要的是,这密道的发现,刚好解决了一个横在全村人面前的难题。

若是耗子帮来了,或是世道乱了,他们不也可以躲到里面去嘛?

竹林是他们的,荒山也是他们的,想把洞口伪装伪装,又不至于进不来空气,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

到时候在竹林这边,挪些密集的竹子过来,围着,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那都是一圈竹子。

荒山那头,就把山洞堵住,从边上开个小点的口子出去。

这么一来,就不怕有人误入山洞,从而发现密道。

若是再建一条从村里到竹林的密道,那就更加完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