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朝堂之争(1 / 2)

加入书签

吴夫人推门走进了房间,看到闻将军喊道:“阿爹。”

闻将军看到吴夫人有点吃惊,问道:“你怎么来了?”

“还不是为了你。”吴夫人走到闻将军面前坐下,“你可不要掺和二桥子的事了。”

闻将军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不想掺和,可事实摆在面前,我不得不这样做。”

“这是什么话?”吴夫人问道。

“我是前朝大将,又手握六桥,他们对我存有戒心。无论谁当上桥长都会剥夺我手中的渡桥,只有二桥子登上桥长之位,我的根基才能牢固,否则我就是塔尖上的一块石头,摇摇欲坠。”闻将军一脸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是困扰他多年的顾虑。

“是你多心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不是好好的嘛!新桥长是您外孙女的丈夫,他不会那么做的,就算要夺桥,给他就是,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多好。”吴夫人说。

事情根本不像吴夫人说的那么风轻云淡,她根本无法体会这些大将军对渡桥的依赖,不是谁都忍受被夺桥的事。

雷江的爷爷就是不肯忍受被夺桥才带兵反抗,最终攻下颍州城,杀了昌武桥长,建立新朝。

闻将军瞥了吴夫人一眼,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于闻将军来说,六座渡桥是权力的象征,是他的脸面,也是他的命根子,情愿奋死一搏,也不愿把手中的六桥拱手相让,哪怕是其中的一座。

“现在大势已定,该低头就低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再落个晚节不保,不值得。”吴夫人又说道。

“已经晚了,是我放走了二桥子,桥后不会轻易放过我的。”闻将军说。

“只要你现在收手,我会向桥后求情。有吴将军在,桥后不会太难为你。”吴夫人说。

这时,一名护卫推门走进了房间,“闻将军,桥后派人请您进宫。”

“什么事?”吴夫人脸色担忧地问道。

“没说,只是让闻将军立即进宫。”护卫说。

闻将军就知道桥后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这一去注定有去无回,脸色凝重地走到吴夫人面前,伸手抱了一下吴夫人,好像临终告别一样,一句话未说便转身走出了房间。

吴夫人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有点担心害怕了,难道桥后要设套抓捕父亲,想到这些快步走出了房间,想办法解救父亲,不能让父亲白白送死。

离开驿站后,闻将军便赶往桥宫,一路上五味杂陈,既担心二桥子的生死,也在担心自己的安危,进了桥宫如同半只脚踏进了阎王殿,生死就在于桥后的一句话。

进了桥宫,闻将军在公公的指引下直接去了议事厅,感觉不像要被抓捕,紧绷的心慢慢地放松了。

宽敞明亮的议事厅一片喧哗,百官对王丞相被抓都感到惊讶和愤怒,尤其那些王丞相的党羽更是愤愤不平,决心要为王丞相讨回一个公道。

雷将军气势轩昂地站在议事厅里,得知王丞相被抓兴高采烈,猜测长桥子即将战胜二桥子荣登桥长之位,自己可以坐等桥后的奖赏,此刻像一个等待领赏的小学生,没有一点城府,把心中的兴奋全写在了脸上。

闻将军走到雷将军身旁,瞥了雷将军一眼。

雷将军幸灾乐祸地看了闻将军一眼,知道自己即将超过这个六桥主,成为仅次于七桥主的大将军。

吴将军也早已来到议事厅,一个人默默地站在一边,只等着桥后和长桥子的到来。

“桥后到。”张公公从侧门走到议事厅里喊道。

这时,桥后和雷江从侧门走进了议事厅。

百官一看到桥后便停止了议论,慌忙弯腰行礼。

“自从桥长登仙后,桥宫发生一些风雨变动,召集大家来此就是商议…”

“王丞相何罪,为何要抓他?”

一句浑厚略带沙哑的质问声打断了桥后的发言。

此话一出,所有官员都扭头寻找这位敢打断桥后发言的官员。

此人不是别人,而是长桥子的恩师刘太保,出了名的直言不讳,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他另一个身份是王丞相的亲家,大女儿嫁给了王丞相的二儿子。王丞相被抓,自己的女儿也跟着受了牵连,所以才冒死问清事情原由,为女儿洗脱罪名。

“大胆,竟然在朝堂之上大声喧哗,拉出去仗二十。”雷将军横眉一竖,怒气喊道。

“慢着,就算刘太保不问,我也要给诸位一个交代。”桥后走到百官中间说:“王丞相胆大妄为,大逆不忠,他勾结闻桥妃伪造遗诏,协助二桥子谋权篡位。”

“有什么证据?谁知道是不是诬陷闻桥妃和王丞相,”另一名官员喊道。

“闻桥妃的贴身公公就是证人,他如数交代了闻桥妃如何勾引孟桥医,如何利用孟桥医偷走了桥长的印章,造了假遗诏。二桥子如何把假遗诏送到丞相府,意图联合丞相谋反。”

“怎么确定贾公公的话是真是假,谁又知道是不是你们收买了贾公公,故意编出这些话欺骗我们。”刘太保再三追问道。

此话一出,议事厅的氛围格外的冷峻,充斥着浓烈的火药味。

刘太保拔剑弩张直逼桥后,指责桥后搞一言堂,独裁专断。许多官员暗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