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合作买地皮(1 / 2)

加入书签

“不知道陈总对房地产行业有没有兴趣?”李加诚问道。

终于说上正题了,陈志学松了口气。

“当然,我对房地产行业肯定有兴趣的,毕竟房地产行业相比其它行业而言,赚钱可容易多了。”陈志学点了点头,同时心里琢磨着李超人为什么问自己房地产的事情。

“相信你也看得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现在港岛四百多万的人口中,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住不起楼房,要么租房要么住笼屋,有些甚至随便搭间木屋便住下来,着这是港岛的现状。”

“您说得没错,我刚来港岛的时候,也是身无分文,要不是得到一位善良的阿嬷帮助,我如今可能还在为住的地方烦恼。”陈志学想起自己这两个多月的经历,嘘唏不已,决定过段时间就找个时间回去看望阿嬷。

“我也不转弯抹角了,你也知道,现在港岛的股市在经历着熊市行情,我的公司也就是长江实业作为上市公司也受了不小的影响,由于港岛金融陷入低迷,但我相信这次的股灾应该也持续不了多久了,对于港岛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我是继续看好的,我在荃湾那边看中一块地块,原来的业主由于资金链断了准备把这块地卖了用来解决资金问题,我想趁低价买入搞一个大楼盘,无奈公司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现金,银行也暂时无法贷款,我知道创世传媒这一个多月以来赚的钱可不少,所以想邀请你和我合伙开发,不知道陈总有没有兴趣呢?”李超人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总,我也知道房地产很赚钱,能和您合伙当然荣幸至极,但我不明白您如何舍得将利益分出去?”陈志学好奇地问道,并没有就此感到兴奋。

在商言商,商业上的事情很多都太复杂了,别看很多人表面上和和气气犹如亲兄弟般好,背后什么时候捅你几刀都是正常的,所以陈志学也怕这是个陷阱。

“实不相瞒,长江实业自从涉足房地产之后一直以来都是很赚钱,但你别看它家大业大的,实际上现金并没有多少,如今公司更是只有数千万现金存着,其它的还有多个投资项目正在进行着。”

“地产公司很多都是银行借贷来起楼的,赚到的利润又马上拿去投资下一个地产项目,哪有什么现金流可言。”

“如今银行也自身难保,怎么会借钱给你呢,就比如汇丰银行,目前实际上资产不到一千亿,但借出去了的钱可能就达到了数百亿之多,它有条底线,需要自留一定比例资金在银行,防止兑币潮,而如今它就已经达到这条线了,我也就无法从汇丰银行那里贷得了款。”

“至于其它银行,比汇丰银行更惨,所以,我想买下那块地,必须要自己决定,现在港岛很多大佬都有资金问题,想向他们借钱可就难啰!”

李加诚说了一大堆,陈志学也没接话,就仔细地听,一边听着一边思考。

“不知道这块地需要投资多少才能买下来呢?”陈志学想了想,直接问道。

本身他就有打算进军房地产行业,毕竟从现在到未来几十年,这个行业基本都是闭着眼都能赚钱的行业,只要有资本,个个都去发展房地产,君不见后世那财富榜上排名前百的大多数都是房地产老板吧。

“荃湾那边虽然远了点,但目前已经在发展了,而且我很看好它的地理位置,根据小道消息,以后新的港岛国际机场将搬迁到大屿山,而荃湾作为必经之路,肯定是前途无量的,我看中的地块在青荃路旁,面积大约35万平方米,足够建设一个大型小区,市场价约需要1.5亿左右,目前业主给出的价格是1.2亿,所以我很希望把它拿下,如果地皮拿下,我可以给你一半份额,也就是每人投资六千万,至于后面小区开发,到时候需要多少再作打算,地皮到手了哪怕没资金拖几年建都可以。”李加诚为了说服陈志学,甚至还拿出还没消息的新机场出来说事。

陈志学不得不佩服李超人的远见,实际上这个时代,新机场都还没有规划,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规划,九十年代建成,但结果是真的搬到大屿山,而且未来著名的迪士尼游乐园也是建在大屿山,而荃湾就在九龙半岛的西北部,从市区过去大屿山,必须得经过荃湾。

“六千万,倒是不算多,但自己目前最多也就拿出个四千万,电器厂那里还得减一千万,如果想凑够六千万,依靠《创世文学报》赚钱,起码还得等十天左右才凑够,难搞哦,英国那边杂志虽然已经有一千多万分红,但得下个月才能打款,至于其它国家的还没正式发售,收益还是个未知数。”陈志学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可用资金。

依靠港岛、妈港、宝岛、新嘉坡和大马五地的《创世文学报》广告收益,陈志学每天基本上能够进账350万左右,至于《创世月刊》在这五地的销量基本降到可有可无,倒是忽略不计,自从从西大洋集团买入四个物业之后,自己的可用资金只剩下两千万,这些天来又涨了两千万,但电器厂那边已经拨了1千万过去,也就是说剩下三千万左右的可用资金,想要凑够这笔钱,起码得9天。

“李总,您的经商头脑我是很佩服的,这个投资我可以跟,但是资金可能要点时间去筹,因为我的资金目前另有它用,不知道这笔钱您什么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